“我就不应该听他(指病人),该催着他早点来医院……”,前不久在我院内镜中心肛肠外科傅传刚教授胃肠镜专场中,病人小于的妻子通过胃肠镜第一次看见丈夫薄的像充满气的气球一捅欲破的肠子和血管隆起的狰狞模样,悔不当初没有劝说老公及时前来就医。
原来肠镜检查发现:距肛缘25cm处有一巨大血管瘤样隆起,表面呈暗紫色;距肛缘40-50cm可见环腔血管瘤样隆起,表面呈暗紫色部分发红——“是结肠血管瘤!”这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但由于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常易误诊、漏诊,临床上非常少见。
随后医生了解到:早在2年前,小于在体检时就发现一处血管瘤样隆起,不过小于当时医院不敢手术,只进行保守治疗;加上工作忙碌,平时也没有啥症状,一直没当回事。但近期上腹痛症状加重,大便时还会出血,小于和妻子才来到我院寻求肛肠外科权威专家傅传刚教授的帮助。
小于的情况不容忽视,“排便时大便对肠道产生压迫和反复摩擦,随时可能引起瘤体破裂,导致大出血。”傅传刚解说道。虽然直到麻醉苏醒后,小于听说只是“良性”后说没事,可这次亲眼目睹的妻子说什么也要听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入院后,傅传刚就小于病例在科内组织讨论,他指出小于的病变累及范围大、出血明显,完整地切除病变肠段是治疗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是病变周围血管丰富,术中极有可能会破裂导致大出血,手术难度极高。不过小于和家属坚定道:“我们相信医生,治疗办法肯定是最权威、最好的!”
作为国内结直肠血管瘤手术治疗例数最多的专家,傅传刚也没辜负小于和家人的期待。手术当天傅传刚及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游离动脉,控制血管抵达病变部位,整套动作一气呵成,精准快速将病变的瘤体隔绝开来,手术仅用1个小时便顺利完成,“红色炸弹”被成功拆除,危险解除。(肛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