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22年医学科技创新促进大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2-11-24

为激发医院科技创新热潮,部署来年科技工作任务,“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22年医学科技创新促进大会”于11月22日在北院25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同济大学、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科委、浦东新区卫健委和科经委相关领导莅临会议,医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科研秘书和全院科技工作者出席会议,大会由医院党委书记李钦传主持。

李钦传主持.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作《2022年度东方医院科技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医院今年的科技进步。他特别强调,东方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与优势,每一位东方人要坚定信心、笃行不怠,树立更高目标、永攀高峰;同时,我们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固,创新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要认清短板、夯实基础。创新的基石在于人才,我们要用攻坚克难的精神,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一流的人才,要识英雄、惜英雄、重英雄,迎接大医、名医、大家、名师以及各个年龄层次的英才。要聚焦重点、狠抓落实,要特别聚焦重要发现、重要发明、重要项目、重要奖项和重要平台,在重点学科和专科、医疗中心、临床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方面狠下功夫,以技术创新为桨,推动临床学科发展。他指出,作为新时代的东方人,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行动有方向,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胸襟,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在实干、苦干、巧干中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用过硬实力实现“患者最信赖的医院,当代医学的创造者”的梦想,不负浦东、不负上海,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奋斗不息、逐梦前行。

陈义汉发言-替换.jpg

科技创新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医院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路。在大会上,副院长徐增光正式宣读医院“关于对2022年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者进行表彰奖励的决定”的科技奖励文件。会议表彰了71位优秀科技工作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优秀青年、重点项目获得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国际期刊论文发表作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科技启明星、浦江人才、上海市卫生健康人才计划获得者等。

徐增光宣读.jpg颁奖.jpg

大会为“上海市“重中之重”研究中心(A类)——心律失常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大会还为“上海市高质量发展医院试点单位”举行了启动仪式。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主题,作为引领区医疗单位,东方医院在今年入选成为本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模式和有效路径。

重中之重揭牌.jpg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jpg

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郁东海致辞,他肯定了医院在科研创新上取得的各项成绩,并指出区卫健委对标高质量发展,已对试点单位列出了任务清单,提前部署并联合出台配套政策,支持助力医院发展,也期待医院把握国家、上海市和浦东的政策“东风”,交出满意答卷,为推动浦东新区卫生健康事业更高质量发展提速增效,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郁东海.jpg

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在致辞中回顾了同济大学医学教育的历史,肯定了东方医院成为附属医院以来持续开创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为同济振兴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这一年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他表示同济大学将持续在人才引进、科研环境、学术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力支持医院,同舟共济、逐梦一流。

童小华.jpg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胡鸿毅作指导发言,他肯定了东方医院科教兴院的战略决策和丰硕成果,并指出东方医院今年作为牵头单位,获批上海市重中之重研究中心(A类)建设是心血管病学科多年耕耘不辍、执着前行的回馈,也是医院整体实力提升的具体体现。他指出今天的表彰会也是2023年新征程的起点,未来上海市卫健委将一如既往给予医院支持,对此他也提出三点希望:以国家和地方重大疾病诊治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建设强大的人才梯队,为争创一流医院奠定基础;着力形成重大科技成果,积极推进成果转化。

胡鸿毅.jpg

从规划未来到彰显力量,从描绘蓝图到逐梦前行,东方医院科技工作再次跃向新的起点。从新征程出发,医院科技创新工作将乘势而上,以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奔向新的“星辰大海”。(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