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小孔极致微创!这项技术巧借自然腔道“除癌”又“保肛”

发布日期:2023-10-09

巧借自然腔道,在治疗局部晚期大肠癌的同时,实现术中“白色无血、超低位保肛”,术后“无疤痕、疼痛轻”。这不仅是少了一个丑陋的切口,更能减轻病痛,给患者带来健康与信心。近日,傅传刚团队利用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结直肠手术技术成功为患者在“除癌”的同时又“保肛”。

不良生活方式,大肠癌盯上白领妈妈

36岁的小张是一位白领妈妈,作为职场上的“拼命三娘”和家庭里的“全能妈妈”,她常疏忽对自己的照顾,经常饥一餐饱一顿。三个月前,小张开始腹痛,起初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便没太在意,但是肚子一直痛,还出现了便血症状,小张慌了,她立即到当地医院检查。经当地医院肠镜检查发现齿状线上3cm至5cm处见肿块环周生长,呈菜花状,病理提示直肠腺癌!进一步PET检查确诊小张是直肠癌伴肠周淋巴结转移,腹盆腔种植转移,肝、肺多发转移……因为肿瘤较大且已是晚期,常规手术不仅风险大而且很难切干净,稍有不慎就会出血或损伤临近器官,当地医院建议小张化疗治疗。

为寻求医治,她和家人辗转各大城市、多家医院,却均被告知已无手术机会。一次偶然机会,小张从文献中看到到傅传刚教授的“保肛”分享,激动的她立即赶到我院就诊。

极致微创,五个小孔完成结直肠癌保肛

“需要进行手术,可以进行手术。”傅传刚诊断后明确表态。得知可以手术,小张非常激动。更令她欣喜的是,傅传刚介绍了他正在开展治疗大肠癌的新技术:3D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结直肠手术(NOSES)。NOSES术的理念和技术是在2013年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王锡山教授提出并推广的,被国内外同道推崇。在这项技术的基础上,傅传刚教授针对不同临床、病理特点的结直肠癌患者,分析其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影响因素,扩大并细化NOSES适应证,积极开展NOSES与3D腹腔镜、单孔腹腔镜技术平台的融合升级,并在NOSES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及高龄大肠癌方面进行探索。

根据以往经验,肠癌往往需开腹后行直肠前切除,腹壁需要30公分以上的长切口,创伤大,恢复慢;即便采用常规腹腔镜微创手术,也需要一个至少5公分的腹壁辅助切口,并且可能会有并发症和后遗症。

而3D腹腔镜NOSES手术是利用3D腹腔镜立体、放大视觉优势,在腹腔内完成肠管游离、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经自然腔道(直肠、阴道或口腔等)取出标本、腹壁无辅助切口,在腹腔内重建消化道连续性的外科手术,术后仅留4-5处微小戳卡口(0.5-1cm)。

多学科倾力合作,一次手术解决多个病灶

“我们不仅要切除肿瘤病灶,也要提高远期疗效和病人生活质量。”傅传刚在讨论中指出,“借助多学科整合优势,我们可以为小张提供最优的综合治疗。”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傅传刚团队立即申请医院MDT多学科会诊,为小张制定了完备的切除肿瘤、延长生存期的手术方案。

傅传刚为小张操刀实施了腹腔镜无切口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NOSES-经阴道拖出式)+肝转移瘤灼除术+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术等多个手术,多个手术一次进行可以减少患者的创伤,一次性解决了小张的后顾之忧。

通过腹腔镜确认病变肠段的切除范围、组织游离、系膜裁剪、瘤体切割……置入自制保护套,最终,在团队成员的积极配合下,傅传刚顺利将直肠乙状结肠标本自阴道拖出,最终仅在腹壁留下5个小切口。术后小张恢复顺利,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一周后顺利出院。

目前,傅传刚团队在医院范围内利用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结直肠手术的技术已经治疗了400余例肠癌患者。(陈周可嘉)

肛肠手术3.jpg

肛肠手术2.jpg

肛肠手术.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