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上海市东方医院整形外科病房,6岁的晨晨(化名)拿着镜子,晶晶亮的眼中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期待,马上他就可以拆掉层层纱布包扎,看看他的“新”耳朵了!
一周多前,晨晨在东方医院接受了一次成型自体肋软骨移植耳再造手术,长达6个小时的手术帮晨晨“找”回了缺少的右耳,更解开了晨晨和家人心中6年的心结。
小耳畸形,身体的残缺和打不开的心结
一个月前的下午,在上海市东方医院3楼整形外科的候诊区,除了追求美丽的潮男靓女,还有几位小朋友。孩子们一来医院就热闹起来了,他们等在诊室门外或黏在父母身边叽叽喳喳,但是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大多都躲避着旁人探究的目光,来自河南的晨晨就是其中一位——出生时一切如常,父母却在看到晨晨的耳朵时候,心凉了一大截:他的右耳不到左耳一半大小,没有展开,如同一片蜷曲的嫩叶——晨晨是一位小耳畸形患儿!
耳朵是不可再生的器官,手术再造成为了唯一弥补缺陷的办法。目前,针对小耳畸形,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手术方式是取出患者的部分肋软骨,做成外耳形状,再植入耳廓区皮下的自体肋软骨耳再造手术。6-8岁被医学界认为是该手术的“黄金年龄”,晨晨的年龄正合适。
除了大众熟知的“锦上添花”的医疗美容,“雪中送炭”的修复重建是三甲公立医院整形外科工作的“主干”。“告诉江爷爷,你多大了?”诊室中,整形外科主任江华教授和晨晨闲聊了起来,通过对话和观察判断孩子听力水平和手术条件。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右耳有缺憾,但是晨晨的听力还不错。在医护团队的安排下,晨晨迅速完成了术前的各项检查,并收治入院等待手术。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但先天性小耳畸形是发病率仅次于唇腭裂的第二常见的颌面部先天畸形,在我国新生儿中发病率大约为3-6/万。虽然这一先天缺陷不会危及生命,但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成了父母的“心结”——晨晨的哥哥很健康,家中长辈也没有这个缺陷,这让晨晨的妈妈很是自责,总是日日夜夜地复盘:自己在怀孕时是否是吃错了东西、生了什么病,才会造成晨晨的残缺?“他性格很好,很懂事,伙伴并没有因为他的耳朵嘲笑他,”晨晨的妈妈说:“但我想让他拥有正常孩子一样健全的耳朵再去上学。”不过活泼的晨晨则在妈妈给他排队做检查的时候小声告诉医助,“是我自己想来(做手术)的,我也想有(右)耳朵!”
一期成型,他拥有了美观对称的耳朵
不过目前,许多医院采取分期手术的方法,包括直埋法、扩张器半包法以及扩张器全包法等,这些方法需要2-3次全麻手术,治疗周期至少半年以上,其中扩张器法还需要4个月到半年不等的扩张器注水期。这期间不能挠不能压,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这种情况下,江华教授的耳再造团队在研究的基础上率先改良了“一次成型法耳再造”。“我们的耳朵是一个立体的结构,类似于三明治:一层皮肤、一层支架、后面又是一层皮肤”,整形外科钱玉鑫副主任给家属解释手术原理,“(再造耳的)前方的皮肤是用残耳区域原本的皮肤,中间的支架利用孩子的肋软骨雕刻成型,耳朵后方的皮肤则采用耳后带血运的组织瓣结合植皮修复。”这就建立了一个三维立体耳结构,并且尽可能的与对侧的耳朵相仿。
东方改良的这种手术技术不仅不需要传统耳再造手术中扩张器埋植及其扩张疗程,避免此过程对患儿正常生活的影响,而且减少了手术次数,变2至3次全麻手术为一次全麻手术,即可完成立体耳廓的整体再造。因此,总的治疗周期从6个月以上缩短到1个月。由于全麻和手术次数的减少,以及整体治疗周期的缩短,更是减少了病人的总体医疗费用,避免了患者因多次手术往返医院的麻烦。尤其对于较为偏远、医疗水平较低地区的家庭,更是减轻了不少负担。
取耳模、测量设计、术前谈话……入院后第二天,晨晨被送入手术室,整个手术过程主要分为两大关键步骤:第一步是耳软骨支架的雕刻,为了保持细胞活性,医生必须同时间赛跑,从小切口中取出肋软骨,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依据健侧耳模,雕刻肋软骨形成耳廓支架。雕刻耳廓支架直接决定手术的成功,这个步骤由史滢深来完成,“他是一位具有艺术天赋的医生,特别擅长耳支架的雕琢。”江华教授毫不吝啬对他的肯定。在史滢深医生全神贯注认真雕刻的同时,团队的郭荣医生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腹股沟皮片的切取,以获得薄厚适中的移植皮肤,为关键的第二步做准备——移植耳支架到缺损的位置,变出晨晨的“新耳朵”。同时,江华教授和钱玉鑫医生正精细解剖,分离残耳部位的超薄皮瓣,在保证血运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皮瓣更薄,这有利于显现再造耳的精细形态。支架雕刻完成后第一时间移植到耳后并准确固定,分离耳后筋膜瓣逆向覆盖支架后侧,再于筋膜瓣上移植皮肤……6个小时后,随着负压引流装置的启动,移植皮瓣和再造的耳朵支架紧密相贴形成逼真的耳廓形态——“刀尖上的艺术家”们成功得让晨晨在睡梦中“找”回了耳朵,也解开他和爸爸妈妈的“心结”。
节假日无休,让更多孩子早日找回耳朵
术后8天,一圈、两圈…………在护士的帮助下,晨晨耳朵上的纱布揭开,原本仅有一点点小耳垂的右耳位置,“长”出来了一个“真”耳朵,虽然还需要时间消肿恢复,晨晨还是兴奋的叫了出来,欣喜难掩。晨晨的妈妈也第一时间拍下晨晨耳朵的照片发在他们“小耳病友群”,向小耳病人和家属分享这份喜悦。比起自己查阅形形色色的宣传和良莠不齐的科普,散在全国各地的不知所措的家长们更倾向于自发组成病友群,交流求医经验,希望在相似遭遇的家庭中得到慰藉和启发。晨晨的爸妈也是看到分享,才决定带晨晨来上海“找”耳朵。
看到晨晨“找回”的耳朵,群里病友和家属纷纷送上赞美和祝福,也在讨教经验:“效果真不错!我娃今年上小学了,但我不想让他缺课……”这也是许多患儿家长的顾虑。“因为怕耽误学业,所以每到寒暑假来‘造耳朵’的孩子特别多,现在寒假还没到,已经有许多家长来预约咨询了。”江华介绍说,“相对来说,临床上观察到来造耳的孩子大多来自偏远地区。”但是假期的时间有限,医生们即使加班加点也难以满足所有患者的预约需求,如何让更多千里迢迢赶来就医的孩子得到得到及时、高效的治疗,如何让患儿父母不用频繁请假兼顾孩子和工作,一直是东方整形外科医生面对的难题。
三年来,在医院的号召和支持下,身为党员的江华组织科室党员医生积极响应,利用寒暑假的周末和非寒暑假的节假日期间举办耳再造义诊活动。每到节假日义诊的时候,本该空空的3楼整形外科诊区被围的水泄不通。晨晨的父母也正是通过周末的义诊,给晨晨预约上了的手术。
科室内广大医护也纷纷自发放弃休息时间来院参与义诊,做好患者的各项诊疗工作。从一早的集体科普讲座,到一对一的专家面诊,再到紧凑的安排评估体检,预约手术,每次义诊报名的几十个家庭都能在一天内高效的得到治疗方案的制定。符合标准的孩子当下即可预约手术;而发育偏小的患儿会接受科普教育,做好手术前必需的准备。所有人当日便可返回家乡,不用在上海等候。这样的义诊,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坚持了12期,而如今更是每个月都坚持举行。三年过去,每年都有逾百名儿童在这里重新“收获”健康的耳朵。
此外,考虑到有些家庭经济上比较困难,江华积极联动公益组织的力量,争取到了慈善资助,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金额的资助。“整形带来的不止是更美的容貌,更是用我们的医术帮需要的人重获信心、重建正常生活,解开心结,这也是我做整形科医生的心愿。”江华对团队的年轻医生们说。(陈周可嘉)
相关链接:
新民晚报 6岁的他右耳不到左耳一半大 上海专家一次手术“移花接木”为他“长出”新耳朵
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538289.html
文汇app 肋软骨变右耳,上海医生一次手术“移花接木”助6岁男孩“找”回耳
https://m.whb.cn/commonDetail/909468
上海科技报 “移花接木”肋软骨变右耳,东方医院整形团队6小时“找”回耳朵“解”开心结
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31049
上海广播电台-话匣子 “移花接木”肋软骨变右耳,东方医院整形团队6小时“找”回耳朵“解”开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