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一流的三甲瑞金医院医学博士,可以了。稳扎稳打,晋升教授不是梦,顺理成章。好好的,这个三十而立的人突然辞职了。魄力之大,是奔钱而去吗?非也!还是从医,从一个上海顶尖的人人知道的大医院,跑到了江苏张家港名不见经传的小医院。胡海啊胡海,浑身是胆雄赳赳,心心念念的只为突破胆石治疗为造福更多的患者而义无反顾。
以上,是一个引子,人更精彩。当年他不按常规出牌,如今我也要另辟蹊径写作。先拆字:胡,可以胡来;海,无边无际。两字合龙,胡海厉害了!
奔一个目标不他顾
上海科学会堂4号楼,楼梯坏了,徒步到五楼,这幢科学会堂大楼建筑的楼层远比现在的楼层高,够呛。我和编辑坐在那里喝茶,一个瘦小精悍的人走来,上唇似乎有隐隐约约的浅浅的短髭,我猜他就是胡海教授了。果然!他气不喘,神闲气定似乎又有些散漫,总之非常随意。移步会议室,我们开始了非一本正经的采访,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神侃。
我单刀直入,怎么会辞职?不知会不会伤他的心,即使会,看他的样子,应该也是无所谓至少扛得住。那就问呗。胡海毫不介意,调侃说:“头脑一热,我就辞职了。年轻嘛,摔几跤还能爬起来,有失败的本钱。”然而,随着他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我们对胡海都肃然起敬。
那是一个躁动不安更是充满活力的年代。大社会的大镜子反光到整个医疗系统,也是一派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已有地方医院四年工作经历的胡海,1987年考研究生进入原上海二医大,并且幸运地留了下来。他和原上海机械学院合作,进行一个“甲状腺低温保存”的研究,当时属于科学前沿的课题。后来导师生病,胡海改换门庭,有幸拜大外科主任张圣道教授为师。对此,胡海说,自己会写毛笔字,张老对他有印象,于是收了他。我想,没那么简单吧!是不是看胡海有灵气?这是我的猜测。
冲击波碎石,二医大用来打肾结石,打胆囊结石还没有。张圣道教授交给胡海一个任务:结石打碎有后遗症,碎石排不出来,排不干净;用药物不容易彻底溶解,并发症,引起胰腺炎等疾病,会善于钻研的胡海,历时四年,完成了“冲击波碎石加上灌注溶解非手术治疗胆囊”的课题。当中遇到了三大问题:机器没有,上海交大生产的体外碎石机只能定位泌尿系结石,不能定位胆结石,因为胆结石大多以胆固醇为主,只能用B超定位。
胡海发明了“横壁式”定位法,弯道超车。这个机器搞出来后,胡海和外高桥石化公司合作生产试剂,生产胆固醇溶剂;又和昆山工厂的一位工程师合作,制造穿刺的溶石导管,进行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手术。
这是一段磨练意志的时光。胡海又学了超声波定位技术。为了证明安全,模拟石膏打碎,还要确保安全,注入动物实验、然后上临床,终于在1992年完成。只差一步,就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当时,超声介入溶石绝对是新技术,可以减少患者手术的创面,便于恢复。该项技术一经《新民晚报》报道,瑞金医院被围得水泄不通,病人来信更有几箩筐,有位姓杨的工作人员专门帮胡海写回信。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志强称赞这项技术是“难得的临床研究”。张圣道教授更是非常重视,亲自到北京为申报“加持”。结果,有人提出这个技术用的不是药,是试剂,一票否决,功败垂成。尽管奖没有评上,但是许许多多病人却因此享受了不开大刀进行微创的福祉。而且,最后它还是获得了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作为补偿。首批临床技能型博士研究生,胡海因此被幸运地留在了瑞金医院。
1990年腹腔镜技术向中国推广,胡海被导师委派与经销商谈判3天,交锋6次,医药器械经销商为了攻下瑞金医院这个堡垒,给出了半卖半送的优惠价,遗憾的是院方没有接受。
次年2月,云南曲靖一家医院完成了国内首例腹腔镜手术,一时轰动,全国各地医院的许多胆道系统的医生都到那里去观摩。具有敏锐目光的胡海向院方再次进言,不被采纳。他开始反思:我没钱。有,我自己买。
有此心,没此实力。一台机器,40万元,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穷医生,哪里有?
可是,偏偏有人敢闯,敢为天下先。这一次,让胡海感到意外的是,江苏张家港鹿苑医院院长找胡海了解将泌尿系统结石的碎石机改造成打胆结石的可行性。此时,胡海顺便向他介绍腹腔镜手术有助于提高外科竞争力的趋势。不料,这位院长听得津津有味,大有跃跃一试地冲动。
胡海心想:这个院长胆子这么大?就和院长打了个赌:你敢买,我敢来!
1992年,胡海博士生毕业。1993年6月,鹿苑医院院长对他说:我买好了!
是一诺千金吗?抑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似乎是,又不是,实现未了的心愿要干出大名堂。奔向这个目标,胡海不顾一切了。辞职!离开瑞金医院,他果真去了张家港鹿苑医院,当地顿时传开了这一条爆炸性的大新闻:瑞金医院来了一个博士医生。
甫上任,而那个医院实在太小了,胡海旋即打出了“张家港胆石病中心”的牌子。院长握着整个江苏省第二台腹腔镜,对胡海也提出了要求和奖励兼有的目标;但是,当初的目标很快被证明太保守了,中心开张一年就接纳了1000多位病人,院长承诺给胡海的奖励给不起了。但也无妨!胡海是搞事业的人,并不在意一城一池之得失,更何况那些钱?!
胡海牵头发起,1996年在张家港市鹿苑医院召开全国基层医院发展模式研讨会。一家卫生院级别的小医院举办全国性的研讨会,他做到了。
媒体更是以“壮胆之路”为题报道了胡海创建胆石病中心的成功之举。原国家卫生部常务副部长也来到张家港并为中心题词。
到了1997年,数千例微创后,胡海又不满足在张家港一个地方“守株待兔”了,他要远行去推广胆囊微创手术了。他花费40多万元买了一台腹腔镜,一个人开了一家“流动医院”,去浙江、江苏等地巡回做微创手术。
时间到1999年,胡海在温州有了好几个点,并辐射福州、湖州、嘉兴,乃至河南郑州等30几家医院。
“我是有外科天赋的人。”胡海说出这样的话,一点不让人奇怪。他当时带着现在看起来很土的机器,竟然敢让电视直播手术,开坏了,他陪,不用打官司。但他就是没想到万一失败就是砸了牌子,很难东山再起的。如今,他坦言:自己那时的胆子真的太大了,现在想想都害怕。
胆大不妄为超细心
胡教授的胡当然不是“胡来”,相反在胆大之后隐藏着他心细如发的严谨,这是一个精诚所至的大医本性。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常务副院长请胡海去做胆囊手术。一般的病人做这样的微创只需10分钟,因为熟人介绍又是医院同行,胡海小心谨慎地做了15分钟。就是这样,还是把整个医院“惊”到了:这么快!后来该院外科主任花了2个月与胡海沟通,说服他去建立微创中心并挂牌开诊,正式成为温州医学院的医生。即将走马上任之时,又碰到了一个甜蜜的难题:因为也是这一年,胡海又收到时任东方医院院长的刘中民力邀,请他回上海加盟该院。求才若渴,温州医学院答应胡海两边跑。也对,与其要不到一个,半个也行,窃以为三分之一都未尝不可。是的,由于微创技术突出优势,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胆石科病床从8张飙升到75张。那里情况如此,上海东方医院结果自不待说。
刚到东方医院,胡海说了三句大话:给我3到5年,我为东方创造一段历史;给我一片空间,我为东方打下一片江山;给我一支队伍,我为东方创造一个传奇。
作为他的老同学刘中民了解他、深知他的能力,拨了300万元,胡海买了一台腹腔镜,一个超声导管……
到了第5年,果然,胡海没有食言,东方医院胆石病微创治疗成为全上海第一,全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
方向的选择和坚持,这是成功的关键。东方肝胆医院和中山医院永远无法赶超,我就只做胆石病,研究深、研究透,最后驾轻就熟,这个领域,独占鳌头。
胡海说了自己成功的秘诀,随后总结了关于胆石病的10个NO:1.不用气腹针探;2.不疼痛;3.不留刀疤,一个孔,肚脐眼进去,做到了;4.不打气(进去形成一个隧道,美国和台湾地区发明专利,在肚脐眼里创造一个手术空间,类似轮胎);5.不切除(不拿掉);6.肚皮上不缝针(5毫米把息肉拿掉);7.尽量减少助手(做手术3个人变成1个人);8.不用全麻,采取破膜外麻醉,采用可吸收的夹子和线,在农村因为降低成本特别受欢迎);9.不要住院,上门到病人家里去做手术,这一设想,比美国都早了好几年呢;10.不用夹子,这是一种可以避免胆管损伤的胡氏胆囊手术切除法。
做一件事,向极致努力。有个“1万小时定律”道尽成功之奥秘。胡海至今已做胆囊微创手术8万多例,业内评价其手术干净利落、严谨细腻。专注胆石病防治近40年,是我国最早开展微创保胆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坚定推动理性保胆临床实践的领军人物之一,尤其擅长单孔腹腔镜手术、针孔腹腔镜保胆手术、免气腹腹腔镜手术、腹腔镜复杂胆囊手术等,小小一个胆,已经被胆大无比的胡海教授拿捏在手上,吃深吃透,没有死角。可是,新的使命出现了,胡海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胆囊的良性疾病的统一性认识”。
从胆汁到胆固醇饱和状态的发展图像在胡海的脑海里依次出现:胆固醇结晶是一个初始阶段。从B超看,到开刀取出或结石、息肉或胆囊壁局部的弥漫性增生,是一个互相关联的发展过程。胡海自述:提出这个假设,自己会被载入史册。我由此想到,这不就是中医理论吗?这个念头刚闪过,胡海教授竟然随之冒出一句“上医治未病”。我又想起了“毛粒子”的产生趣事:毛泽东主席生前多次接见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认为对立统一的哲学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和更小的物质也应该是无限可分的,最后果真发现了“层子”,美国称之为“夸克”。由是,1977年格拉肖在夏威夷粒子物理学年会上,格拉肖提议将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悼念毛泽东并致敬其哲学想法。
胡海教授对于胆囊的研究,自述得益于年轻时对哲学的兴趣。那时,他还喜欢并自学数学,没想到,当年分散了一些精力,最后反过来为他的考研究生和以后的医学研究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走向成功路是跨界
胡海1983年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最早被分回到了建德第三人民医院。从医的第一站,并不理想,胡海兢兢业业地工作了4年;他报考原上海二医大的研究生,考两门数学和物理,他的数学是自学的,过去可能是错的,现在又对了,跨学科的科目,变成了优势。胡海如愿以偿。
接下来的故事,上面已经说过了。
这样吧,胡海教授如今也是医界风云人物,更是胆石病患者眼中神一样的“胡一刀”。但我告诉你,他的“隐私”部分网上是没有的,百度查不到的。我知道一点,不为窥视而是试着分析这个网名“胆囊王”的壮胆人生之路。
胡海祖籍仙居,出生在三门,因为临海而生父亲就为他起了胡海这个名字。胡海的爷爷是大律师,去世前把家里的土地全卖了,改为存粮食。那些亲戚朋友买了地成为了富农,本来应该是地主的胡家降格为富农,不过到了60年代后期又“升级”为地主。这些都是小插曲,却能改变人生。胡海的父亲是个男子汉,从仙居走到金华,报考军校,后来从事地质勘探工作。哪里有任务到哪里去,胡海随父在浙江建德矿山读小学。中学,胡海每周要钻4个山洞,没有灯光,在昏暗的隧道里,他手持小竹签划过隧道壁往前走,到更远更大的新安江读书。初中读完,上高中,新规下来,凡是建德矿山来的孩子都叫回去了,胡海因为成绩优秀都是第一被破例地留了下来。
高中毕业,胡海下乡到新安江市新蓬大队第十队插队干农活,人最小,也很瘦,筋骨却是很好的。劳动一年后,高考恢复,他顺利地考上了浙江医科大学,开启了成人走向社会治学从医的第一步。
出生寒门不是,但是漂泊动荡可说。在建德、新安江的县城、市里生活读书,还带着降生在海边的深深烙印,这些全部的经历构成了或者影响了胡海的成长和性格。随遇而安,又不安于现状,绝对强大的适应能力,是天赋更是环境使然。即使以后走在康庄大道上,再回去,照样能够返回山洞摸索前进、拼搏。历史是螺旋式发展的,胡海的人生也是起起落落跌宕起伏的。
眼前,看着他风淡云轻的样子,很难以此界定他的职业。
我问起他的兴趣爱好,发现与我竟有很多相同之处。他喜欢打乒乓,我料想我是能够赢他的。他练过武术,更让我心里怦然一动,他说年轻时习武,一学就会,那应该是长拳的套路。后来老师对他说,我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了。他说还下象棋,其中最厉害的一招就是“弃子进攻”,这个令人不得不信,学以致用,他在人生的奋斗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不知怎么说起的,他因为辞职,后来他调材料时才发现,当年从瑞金医院出来,档案写着是开除,这也不难理解,院方没同意,你走了,所以才有这个结果。但是早已放开十分豁达的胡海却是非常真诚地对我说:“我至今感谢瑞金医院,培养了我,给了我这块金字招牌。”
胡海如今已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终身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第二届国家名医等。
我顿了顿,没有话说了。
他又补充说:“我现在不是在开刀,就是在去开刀的路上。”
原来,我还想约他打一场乒乒球,现在看来,他早已不打了,我也不能胜之不武。
他很忙。他最近又应约到印度尼西亚去做一台超国界的大手术,这也是展示中国医疗胆囊手术的世界级高水平的国际演出。
良医忠告
胆结石是我们生活中很容易碰到的常见病、多发病,虽然部分胆结石症状不明显或者没有症状,但胆结石的存在仍是不可忽视的定时炸弹。除了引发胆绞痛之外,随着病程的延长,很可能继发胆总管结石,胆道梗阻,胰腺炎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有些甚至合并胆囊癌。目前绝大部分胆结石的发生都与饮食密切相关,预防胆结石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议“早餐宜早宜好,午餐七分饱,晚餐宜素宜少”。发现胆结石也不用慌,本着“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的原则,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在胆囊条件好的时候,可以选择保胆取石,保留胆囊,让它继续为你工作;当胆囊条件已经不好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的切掉,因为没有并发症就很少有后遗症,要走在并发症之前,避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预防胆结石和控制胆结石复发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手术治疗胆结石要理性保胆、果断切胆。
本文图陈勇摄影
(作者系沪上资深媒体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