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80多岁的罗老伯因为咳嗽加重去了医院,CT检查结果提示肺炎。更让他和家人没想到的是,这次竟是甲流、乙流等合并感染。有网友也发文吐槽,“甲流乙流同时‘中招’”。
上海市东方医院感染科主任屈莉红提醒,甲流和乙流不具备交叉免疫,感染甲流或乙流后,依然可能会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因此仍需做好防护。不过也无需恐慌,48小时内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老年人特别注意
罗老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前段时间家中有人得了流感,他也被传染了。和年轻人不同的是,起初他的发热和其他上呼吸道症状都不是很明显,没有及时就医,而是自行吃了些退烧和止咳药物。一周后,罗老伯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咳嗽加重,到了夜间更为明显,已经影响到睡眠,体温则在37.5-38℃间波动。去医院就诊后,CT结果提示肺炎,而且还是甲流、乙流等合并感染。
屈莉红表示:目前的乙流患者还是以中青年患者居多,特别是14到35岁的青年患者,这个可能与他们接触人群多、活动范围广、感染风险大有关。不过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常合并其他感染和肺炎,也需要特别注意。”
她建议,老年人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同时在出现发烧、咳嗽且有流感接触史的情况下,不要硬扛,及时就医。此外,家中有人感染流感后,尽量避免和年老体弱的人群接触,注意开窗通风。
48小时内口服抗病毒药物好得快
甲流还是乙流?前来就诊的乙流患者中,大部分都有明确的乙流接触史,要么是家人,要么是同事。临床表现都比较急,有高热、咽痛、鼻塞、流涕、全身酸痛不适,有的还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屈莉红介绍,从总体来看,甲流、乙流二者症状差别并不大,很难从症状去判断。如果发病前7天内接触过乙型流感的病人或同学、家中有类似症状的病人,则乙流的可能性更大,建议进行流感检测明确诊断。
几乎每年都有流感高发季,相对来说乙流的症状比甲流要稍微轻一些,所以大家无需恐慌。平时要注意自我防护、劳逸结合、营养均衡,增强自身免疫力即可。而且,流感是有‘特效药’的,一旦感染了,也不一定要熬满一周,48小时内用上抗病毒药物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缓解作用。”
流感好了就放飞自我?专家提醒常见误区
误区一:流感好了就可以放飞自我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感染人体的主要为甲流和乙流。
甲流和乙流不具备交叉免疫,它们是流感的两种不同亚型,感染甲流或乙流后,依然可能会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因此仍需要做好防护。
而且流感病毒也是在变异的,一旦出现新的病毒株,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反复感染。因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该预防的还得预防。
误区二:得了流感,输液会好得更快
就诊过程中,有不少患者会问‘我发烧了,输液会不会好得快一点’‘我都烧到40℃了,吃两粒药不行吧,要不要输液”。
其实,输液输的一般是葡萄糖、盐水或者抗生素,没有一样是治疗流感所必需的。流感是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是用来杀灭细菌的,对病毒感染没有疗效,也起不到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的作用。如果并发了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也可以口服,非必要不输液。
所以,得了流感不是直接就选择输液,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48小时内口服抗病毒药物,另外还要保证充分的睡眠和营养。
误区三: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没必要注射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途径。虽然每年流行的流感毒株可能会变,但每年的流感疫苗都会根据全球流感流行情况和病毒变异的监测数据进行更新。
虽然无法保证接种疫苗后肯定不得流感,但可以大幅降低发病风险、发病后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引起并发症的风险,所以推荐每年接种。
特别是推荐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和儿童、孕妇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潘文)
相关链接:
新闻晨报 周到上海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https://static.zhoudaosh.com/309A65789136C7397E2DCDA55AD0C4B1FAE6EE94F8C6A4BCB5B58075393309BF |
新闻晨报 甲流乙流同时“中招”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抗病毒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