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陈国涵教授团队完成复杂后纵隔平滑肌肉瘤切除手术

发布日期:2024-06-14

这天,68岁的王先生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来到我院胸外科就诊,在与医生交谈时,他坦言自己已被多家医院“拒绝”,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就想来试一试。幸运地是,这“一试”不仅解决了困扰王先生多年的呼吸困难和消化问题,而且也顺利地将其肿瘤完整切除,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原来,早在3年前体检时,王先生的体检报告就显示,位于其胸腹联合部,疑似有神经源性肿瘤或间叶源性肿瘤。并且,因王先生的肿瘤动脉来源于膈肌和腹腔血管,附近血供丰富,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先生的肿瘤也在不断增长。求医心切的王先生和家人辗转于当地的各大医院求医,却均以手术困难为由“被拒”。一次、两次、三次……他和家人逐渐地失去了救治的信心。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王先生和家人来到了上海求医。但希望很快又被“浇灭”。“你的肿瘤侵犯范围广,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和风险巨大,根本不能手术。”王先生被外院下了“判决书”。好在,在他濒临绝望时,他得知我院陈国涵教授团队在纵隔肿瘤治疗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已经为很多疑难复杂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他和家人决定来试一试!

在陈国涵教授详细询问王先生的过往病情并仔细阅读其影像后,他认为王先生的病情虽然复杂、危险,但是可以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的。听到可以手术,王先生和家人又重新燃起了治疗的信心!

陈国涵教授考虑到王先生病情的复杂性和可变化性,便立即安排其住院,同时召集专家团队进行会诊、评估,讨论诊疗策略与治疗方案。专家团队表示,王先生的病情原发于后纵隔恶性平滑肌肉瘤,较为罕见,并且该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只有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肿瘤再次复发的可能性。陈国涵教授补充道,因其肿瘤血供丰富,建议使用纵隔肿瘤切除术切除。

治疗方案确定了,手术正式开始!

陈国涵教授在术中发现,王先生的肿瘤位置位于胸腹联合部,肿瘤被周围组织血管完整“包围”,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致命性大出血,除此之外,王先生的肿瘤和食管、降主动脉关系极为紧密,两者休戚与共,若食管、降主动脉破裂则会导致肿瘤破裂。为避免术中大出血,陈国涵教授沿着王先生主动脉肿瘤边缘向远端仔细小心地分离组织,游离滋养血管并将其结扎,并继续沿肿瘤表面分离,将食管外膜和降主动脉解剖游离出来,整个分离过程如履薄冰。3小时后,在陈国涵教授团队的全力配合下,这个附着在王先生胸腔的肿瘤终于被完整切除,且因在术中操作时将肿瘤和周围组织血管完整分离,所以合理避免了术中大出血和周围脏器损伤。术后7天,王先生顺利康复出院,且术后无任何并发症。

后纵隔恶性平滑肌肉瘤多因肿瘤位置深、周围血管密集、解剖结构复杂和手术空间狭小而被外科医生视作难以逾越的“生命禁区”。我院胸外科团队目前已完成超高难度纵隔肿瘤切除手术数十例,此例手术的成功是我院胸外科团队在复杂纵隔手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院胸外科诊疗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胸外科 洪暄 张文)

胸外科.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