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明带队参观“雪龙2”号船医疗点

发布日期:2024-07-01

6月26日,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明和副院长孙明明带队登上国家重器——“雪龙2”极地破冰船进行参观、交流并对极地医学保障工作进行现场指导。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第14次北极考察总领队张体军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观。我院30余位专家及相关人员参与。

李明深入走访了“雪龙2”号船的医疗工作场景,并询问在场的极地医生对船上医疗仪器的使用情况,极地医生们表示他们在上岗前均已接受过系统培训,可在船上熟练使用医疗仪器。“雪龙2”号船船长张旭德表示,船上的考察队员对东方医生们的医疗技术非常满意,并希望日后能够进一步加强与东方的合作交流。

目前,我院已经承担了10年的极地医疗保障任务,派出执行南北极医疗保障任务18人次,已成为中国医院最大的一支极地医生团队,并在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雪龙”号船和“雪龙2”号船设立了“东方医疗点”。

极地医学保障办公室主任余万霰在汇报中提到,他已连续18年参与负责中国极地医学保障技术工作。他指出,目前中国在极端恶劣环境的南极已连续保持了40年“零死亡”记录,中国极地医学保障技术在实际成效上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据余万霰介绍,保障极地人员的生命健康的关键是“四大技术”。一是中国制定了极地人员体检指南与评判规程标准,可对极地队员的健康指标做出风险评估;二是中国在极地创新性地实施“预防与临床合体”诊疗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地将疾病“遏制”在初发阶段;三是中国有一套极地医生特种技能培训大纲,该培训可在极地医生遇到重症患者时做到诊疗思路基本不偏倚,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直到其救治成功;四是中国制定了全球极地考察站最全的药物目录(255种),该目录在保障极地人员的生命与健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除此之外,由我院极地医生与专家共同撰写的《极地生命保障系统工程》已完成,这本专著总结了我国40年极地医学保障工作的经验,同时也为人类建立极地生命保障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明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极地科考任务艰难而神圣,40年的极地保障任务让我们国家的极地科考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变为引领,如今东方已接过极地医疗保障工作的“接力棒”,这是国家的战略任务,东方必将会持续支持和激励更多医务人员加入极地医疗保障任务当中,逐步在上海建立一套完整的极地医疗保障体系。同时,他预祝即将赴北极进行医疗保障工作的医务人员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极地医学保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