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开展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为帕金森患者带来康复曙光

发布日期:2025-03-26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技术团队在钟春龙教授的指导下,由李克勤副主任医师主刀,成功开展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个体化精准诊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广大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健康福音。

70岁的徐阿姨(化名)患帕金森病9年余,具体表现为四肢僵直、行动迟缓。在发病初期,徐阿姨通过药物控制效果不错,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病情逐渐加重,近年来,她每天服用的药物已加至5种,剂量也达到最大,但药效维持时间却越来越短,甚至还出现了药物副反应——“异动症”,身体常常不受控制地阵发甩手跺脚、歪嘴皱眉等不协调动作。近期徐阿姨更是坐立、行走都变得困难,还常伴有失眠、多梦、情绪低落、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得知患者的健康需求后,由我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专家李刚教授、神经内科王信义副主任医师和神经外科专家团队共同组成的“东方医院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MDT)团队”接诊。经过细致的术前检查和科学精准的评估讨论,专家团队认为徐阿姨完全符合DBS手术指征,并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在影像科、麻醉科和手术室等团队的通力配合下,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徐阿姨实施了MR引导及微电极记录辅助下的双侧丘脑底核DBS电极植入术。术中,神经外科团队首先将提前采集的患者磁共振及CT多模态影像与手术计划系统进行精准融合,准确计算出患者双侧大脑深部目标靶点(双侧丘脑底核)的定位坐标;然后在颅骨两侧分别钻出一个直径1.4cm的骨孔,通过立体定向头架系统的精准引导,主刀李克勤副主任医师将刺激电极缓缓置入患者颅内。术中同步进行记录的微电极电生理定位系统随着电极置入深度的变化,描记出代表不同神经核团的脑电波形供术者进行更精准的电生理定位及临时电刺激验证。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刺激电极均精准植入到患者大脑深部的目标核团(双侧丘脑底核)。双侧DBS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复查患者头颅CT提示电极位置满意,无颅内出血。术后第一天,徐阿姨顺利转出监护室回到普通病房,其自述四肢僵直、行动迟缓等症状已有较明显好转。

根据DBS手术的规范流程,术后一个月,待患者手术造成的脑水肿消退,我院神经内外科医生和DBS厂家的工程师们组成的MDT团队将通过无线蓝牙技术把预先埋在患者锁骨下胸部皮下的脉冲发生器开启成“激活起搏”模式(俗称“开机”)。专家们还将结合患者的症状对相应的触点进行精准程控,并随时动态调整患者脑深部电刺激参数,让患者获得最舒适的治疗体验。(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