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国

发布日期:2014-03-18

一名心细如发的基层管理者

——记工程部主任、后勤支部书记王嘉国同志抓管理点滴



凡与工程部主任、后勤支部书记王嘉国同志初次接触过的人,都有这样的一种印象:他有一张“婆婆的嘴”———有说不完的话。然而经常与他打交道或者与他共事的人就会有这样的一种体会:他有一颗“妈妈的心”———爱心、关心和细心。


王嘉国同志的细心主要体现在医院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上,远的不说,就说目前医院扩建要建临时房,由于代建单位不熟悉医院科室状况、流程和功能布置,他主动参与规划临时过渡房的方案,先后做了五套方案,尽可能向设计方提供目前医院的运行状况和院方的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由于我院占地面积小,如同螺丝壳里做道场,但他深入现场,每个科室都是先按入驻科室的使用要求先完成,再把空出的科室按下一个使用科室的要求进行装修,并对搬入临时过渡房的科室进行合理布置,对这搬进搬出的过程,他全程跟进,在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前提下把改扩建前的科室腾空做好,使拆房可以按进度进行。在临时房施工阶段,他经常到工地检查安全和工程质量,对发现有隐患的地方及时跟施工管理方沟通,责令其按时整改。更为令人感动的是,在组织搬场的过程中,落实工作,派专人跟踪随访,按时保质地完成搬场任务,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他还在急诊、当日手术室等科室的钢质门改造中,不但在使用功能和门禁系统上动足了脑筋,而且按照“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在几家施工单位中进行认真比较、仔细核对,找到了一家质量好、价格便宜一半的单位,为医院节约了不少的开支。


他在科室管理上强调关心,即人性化管理,能根据每个人的能力、特长,合理安排工作,即使遇到同事在工作上失误,他也敢于承担领导责任。他为人正直,科里同事之间有矛盾,他能站在公正的立场,对事不对人,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不偏袒一方。


他在生活上体现爱心,能乐于助人,同事有困难,他能伸出援助之手;同事亲人生病或去世,他自掏腰包主动上门慰问。


   作为支部书记,他带领后勤支部的党员积极投入到“学先进、战高温、庆国庆、迎世博”的各项活动中,组织党员志愿者积极战高温,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经常开展党员谈心活动和帮困活动,为此,他被评为优秀支部书记。


同事们笑问王嘉国主任为什么具有“婆婆的嘴”,他回答说,在基层,具体的工作和琐碎事情比较多,要对下属千叮咛、万嘱咐,防止工作出现疏漏和差错,同时要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反复的告诉大家,防止出现偏差;另外,在与同事进行思想沟通、交流,明确同事想什么、干什么,这对做好各项工作也具有很大的帮助。紧接着王主任又说,光有一张“婆婆的嘴”还不够,还必须有一颗“妈妈的心”,所谓妈妈的心,就是要有爱心:爱集体如同爱家庭、爱同事如同爱亲人;要关心每一位同事,特别要关心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事;在处理问题上要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不让同事有怨言,只有这样才能把科室的各项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