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

发布日期:2014-03-18


勇于挑战不断创新

——记肿瘤科副主任高勇在肿瘤治疗上的探索



每天早上六点半出门,到科里后交班、查房、研究治疗方案、查阅资料、与病人沟通……晚上九点离开办公室,这是我院肿瘤科副主任高勇同志的每天工作的日程表。198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高勇在实习期间就立志当一个从事肿瘤专科的医师,在他的记忆中,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的讲课成了他投身肿瘤事业的启蒙课,吴孟超院士在课堂上向他们展示了花费无数个日日夜夜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数十个肝脏血管标本仍然历历在目,坚定了高勇同志以后从事肿瘤治疗专业的信心。2007年高勇为了从国外学到更先进的肿瘤治疗方案以及更前沿的肿瘤研究方法,前往全美最顶尖的癌症研究与治疗中心德州医学中心的MD Anderson癌症中心。由于出色的成绩,三个月后受聘成为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客座副教授。在与全世界最顶尖的胰腺癌专家ames Abbruzzese、胃肠病专家eping Xie以及胃癌首席专家A-ani共事的一年多时间里,高勇同志学到了肿瘤治疗的全新理念。


他把这些理念运用到我院肿瘤治疗的实践中,如多学科治疗、规范治疗、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等等。“在国内,大多数的癌症治疗中心的多学科治疗模式仅仅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而难以具体落实,”高勇向我们介绍道:“比如多学科讨论制度应该在所有的癌症中心成为一个核心制度,每个患者都应该有完整的多学科讨论意见以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为此,他首先提出在肿瘤诊断、治疗和随访方案等规范上与美国MD Anderson接轨,形成最佳标准;其次,他在多学科治疗上,提出与放疗科、手术科室讨论病例,寻求化疗、放疗和手术的最佳治疗效果;第三,他在个体化治疗上,开展肿瘤基因测序,寻找肿瘤靶点,利用相应药物开展靶向治疗。


他追求肿瘤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老年人和一部分患肿瘤病人的特点(国外研究一部分病人需维持治疗,以防复发),制定了特殊化疗方案—节律化疗,即小剂量、持续的、按一定方案给药。他设想与外科、内镜室等科室,多学科协作,采取支架、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治疗肿瘤引起的各种胃肠梗阻,解决肿瘤病人的痛苦。


他追求肿瘤治疗的人性化,全方位为病人考虑,开展日间化疗,以减轻病人的医疗费用,让病人有一个更好的环境。


高勇主任平时话不多,但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业精于勤而荒于“疏”。他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面对那些身患恶性疾病的癌症患者,他总是这样对他科里的年轻医师嘱咐道:一个好的肿瘤科医师,最重要的素质就是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