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要走“壮胆路”
——记我院胆石病科主任胡海
2011年,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上海胆囊疾病研究所落户东方医院。这对胡海来说是一份肯定,更是一种鞭策。他表示今后要加强技术创新,培养更多优质人才,为微创保胆“保驾护航”。
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门诊大厅的专家介绍栏里有这样一位专家,照片中的他正襟微笑。曾看过这位专家门诊的李大哥说:“这位医生与众不同。也许是那一撇胡子吧,总让人觉得里头藏着几分执拗。”
“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胡海半开玩笑地说。谈医学、谈哲学、谈兵法,他的话语中全没有老学究的古板,也没有大专家的架子。而实际上,他是我国第一位拥有博士学历却到卫生院创业的医学专家,他开展的联合非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他还是国内第一位开展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医生,创用非迷你镜迷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隐瘢痕腹腔镜手术,迄今已主刀完成手术43000余例。
腹腔镜微创手术必将掀起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
1993年,胡海从上海瑞金医院辞职,赴张家港市开始“壮胆之路”。放着国内一流的大医院不待,却跑去一家农村卫生院,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细问个中缘由,胡海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旁人眼中“胆大妄为”之举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创业源于多年前一次“失之交臂”。1991年,腹腔镜进入大陆。一些国外大品牌的代理公司辗转国内各大医院寻求合作,当时已颇负盛名的瑞金医院也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腹腔镜肯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胡海跃跃欲试。可由于种种局限,他错过了。不久后,中国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云南曲靖成功施行。这则消息让他更加确信自己最初的想法:腹腔镜微创手术必将掀起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
一次与张家港市鹿苑卫生院姜湘范院长聊天时,胡海得知这个卫生院已在开展先进的冲击波碎石技术,便顺口问了句能不能用腹腔镜。“行啊!”姜院长答道。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壮胆之路”由此启程。
腹腔镜手术在国内的缺位凸显出其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胡海“虚则实之”的道理。“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胡海说,“我们必须从常见病入手,结合农村的需要。”于是,国内首家设立在卫生院的胆石病治疗中心成立了。一所仅有六七名外科医生,全院职工不到100人的小镇卫生院,每月的腹腔镜手术竟渐渐达到100多台,江苏省各地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在1995年召开的基层医院外科发展研讨会上,黄志强院士也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赞扬。胡海自豪地说:“腹腔镜是有生命力的!”
随着对胆石病研究的深入,胡海愈加意识到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渴求。1997年离开鹿苑卫生院时,院里经他带教出师的“徒弟”已有六七个。当时的他还有另一个目标:建立一支能够掌握新技术、推广新技术的特种部队。于是,他在江浙一带的几家医院行医,其间培养出微创外科医生100多名。
将微创外科定位在人性化、个性化、艺术化上
2004年,上海东方医院向胡海伸出橄榄枝。就这样,胡海回到上海。与到张家港市时不同,这一次胡海面对的,是来自上海实力顶尖的大医院的竞争。而那时,东方医院的微创外科在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身为科主任,除了临床与科研,胡海还必须思考科室和医院今后的发展。东方医院的微创外科该如何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上大学时,我看了大量的哲学书。这些书开阔了我的视野,后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避实就虚,一条兵法之计,使东方医院的微创外科迅速崛起,从原本单一的胆囊拓展到乳房、甲状腺等疾病的治疗。胡海将微创外科定位在人性化、个性化、艺术化上。在他看来,微创外科手术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来医院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病人之间本身就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已年过耄耋,减少创伤便意味着多一份生命的保障;而有些却还不过花样年华,除了安全性,也必须考虑手术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胡海说,一个疤痕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所以微创外科手术必须是人性化、个性化的。
不仅如此,在胡海看来,手术还是一门艺术,也追求美。她的美是安全、是疗效、是速度、是“隐形”。执著和努力让他成为国际上开展隐形腹腔镜胆囊取石的第一人,真正实现了腹腔镜手术的隐瘢痕。
来自患者的肯定和问候无疑是最好的回报。“你和你所在科室的医生每天都不辞劳苦奔波在病房和手术台上,每天要为无数病人进行诊断、手术。在我住院的短短半天中,我亲临其境,深有感触。非常感谢胆石病科的好医生,感谢我敬重的胡海大夫!”一位患者在给胡海的留言中真情告白。“看到胡主任繁忙和来回奔波的身影,基本在利用休息时间与患者对话和进行答复,我真切地希望胡主任注意保重身体!”来东方医院7年,胡海带领他的团队为患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正是这份不计回报的付出,造就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好口碑。
“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治疗才有实际意义”
竞争优势需要依靠专业化,以及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的发展。“发展不能单靠手术量,从二甲医院到三甲医院,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必然之举,”胡海说,“断其十指不如伤其一指,要有的放矢。”于是,微创外科经整合融入各个专业科室,而胡海则变身成了如今的东方医院胆石病科主任。
分科后,专业化发展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也让东方医院的微创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说起科室的人才队伍,胡海很是自豪。“虽然只有9个人,但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一般一天可施行大约20台微创手术,基本上每台手术耗时不过十几分钟。”很难想象,如此大的手术量,却只占15张普通病床。胡海说:“我们正在努力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已完成80多例当日出院手术。”
尽管开创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多个“第一”,但胡海也陷入了沉思:难道胆囊长了结石就一定 “罪该万切”吗?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多年的行医、科研经历让他越来越确信,治疗胆石疾病的根本出路不在于开胆,而应当是如何保胆。“安全是首要条件,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治疗才具有实际意义。”保胆切胆,应综合胆囊的功能状态和病人对保胆治疗的态度与期望值来作出判断。
到胆石病科后,胡海更加潜心于胆石疾病的研究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的探索。现在,医院每年接受并治愈的胆石疾病患者约2000人,患者来自新疆、哈尔滨、云南等全国各地。胆石病科的整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011年,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上海胆囊疾病研究所落户东方医院。这是一份肯定,更是一种鞭策。胡海表示,研究所成立后,将加强技术创新,着力研究胆石病的成因,倡导胆石病的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培养更多优质人才,为保胆“保驾护航”。
胡海说:“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就足够了,虽然路在变,可我心依旧。”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