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文

发布日期:2014-03-18

追求 真诚 奉献

——记急诊内科主任白建文从医心路历程



急诊内科主任白建文同志 1979 年考入医学院,立志做一名好医生,从事内科医生十几年后, 通过刻苦学习,成功获得病理生理学硕士,为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她没有停止心中的追求,2003 年又取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我院。她曾从事呼吸科治疗工作多年,在此基础上,她对急危重病人的治疗和全科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她在中华级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 6篇,独立完成课题 3 项,带领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6 人,参与大学临床三系的教学工作。在业务能力上,她虚心好学,不断追求完善,她引以为豪的是把一个许多医院都不收的、患有重症病毒性脑炎的、23 岁外地女孩成功治愈,还有成功抢救了一名肺部、尿路感染导致的感染性休克、血压几乎为零的老年男性患者。不仅如此,去年夏天她还带领科室医务人员成功抢救一批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人……她说这些不算什么,在急诊是司空见惯的。


急诊内科承担全院的急危重病人的抢救, 确保医疗安全和良好的服务,近几年来,急诊内科在医院“急救模式一体化”新举措下, 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医疗投诉;在不断推行临床急救技术培训下,锻炼出一批成熟的急救队伍。 白建文同志在平时工作时, 对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法进行耐心的讲解,真诚的与病人沟通, 站在病人的角度看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常常化解病人的误会。在急诊内科担任主任的她,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医院管理年期间带头查改病历;在经济方面讲究公平、公正; 在管理上讲民主, 实行人性化管理, 如科里有困难的员工,能给于关心、 体贴; 在荣誉面前能做到谦让;带领科室人员到社区普及急救知识;担任新区防治传染病专家组成员,特别是甲型H1N1 流感流行时期,经常到外院会诊,有一次在新区传染病医院一天诊治 40多位患有感冒症状的病人,这些病人大部分是从浦东国际机场转来的,她直到深夜才休息。每一个在急诊做过的医生护士都知道:急诊工作很辛苦,几乎全年没有休息,抢救病人特别是批量 病人时, 忙得不可开交,常常是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工作压力大,抢救病人时, 需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诊断,并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风险大, 急诊时常遇到急危重病人,有的已停止呼吸或心跳,抢救成功是应该的,如果抢救无效, 就会被他人误解。


白建文同志是蒙古族人,父母都在内蒙古,她平时极少回老家探亲,2006 年8 月父亲病逝,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2008 年公公中风告病危, 由于科室里缺人手, 她退了机票, 也没能尽到晚辈的孝心。在上海她一人带 2 个小孩, 爱人出差几乎不在家里, 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但她却从不叫苦,以积极、 乐观、开朗的心态迎接挑战, 把服务好病人作为自己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