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勇士万里情 我们为救援演习站好最后一班岗

发布日期:2015-11-20

 

题记:22天的旅程跋涉,我们在经受一路艰辛的同时,也在快乐分享着整个国家应急救援队胜利圆满完成任务后的喜悦与激动。这时所有的心酸与艰苦都化为轻缕一线,倏的一声摇曳而走,留下来的只有我们十八位队员一路上“战斗”过后的温暖回忆!

姜波

 

9月25日下午,随着一声清脆警鸣声的响起,参与中俄应急救援演练的最后一支队伍——后勤保障车队安全顺利回到医院,至此东方医院国家应急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此次国家交付的演练任务。这支赴俄先遣后勤保障车队的十八位勇士,他们是最早出发前往同江,最晚回到医院的一支队伍。由9位司机9位陪驾组成的后勤保障车队,行程三千多公里,经历了22天的长途跋涉,一路向北,途径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同江、回开、佳木斯、哈尔滨、长春、沈阳、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天津、滨州、莱芜、临沂、连云港、盐城、南通等六省十七市。

 

由于9月3日北京阅兵的特殊原因,国家应急救援队先遣车队的出发行程推迟了几天,这给救援队的先遣队员们带来的很大的精神压力。为了保证能按照预定日期到达,先遣队员们起早贪黑,平均每天要行驶700公里左右,一开就是3小时,中间只有一刻钟的休息,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大家连水都不敢多喝。就这样日夜兼程,先遣车队仅用4天半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演习地点同江。

 

高速公路堵车是长途司机遇到的“家常便饭”,在车队凯旋归来途中,就遇上了3次大堵车,特别是出入天津收费处前段,整条高速公路就变成了一个大的停车场,望着眼前那条“一望无际”的“长龙”,我们那种失望、焦虑、烦躁的情绪也随之而来,但反过来想想这也是最考验大家耐力和毅力的时候。

由于车队不能下高速,所以在上海到同江的往返途中,全部队员住宿于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内。但并不是所有服务区内都有住宿条件,因此我们经常会再坚持50公里左右到下一个服务区。记得有一次我们连续找了三个服务区才发现有住宿的地方,此时大家赶紧停好车位,给救援车加油、一直弄到晚上10点,饥肠辘辘的我们才开始吃饭。如遇到一些条件艰苦的服务区,大家经常以一桶方便面充饥。

在高速服务区的住宿一般都比较紧张,3-4人住一间是常事。有一次很晚了,我们还有4位队员没有房间,于是姜波队长带领其他3名队员睡在了救援车上,车内混浊的汗味和厌恶的蚊子无时无刻不在,他们就这样迷糊了一夜。

尽管住宿问题是解决了,但还有更为重要的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因为不是所有服务区都设有专门保安人员,但是车队有贵重物品,为了保证驾驶员们充分的睡眠,同时不发生任何失窃问题,姜波队长带领着八位陪驾人员轮流值夜班,大家就这样并肩作战,度过了一晚又一晚的不眠之夜。

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它的肥沃富饶使我们这群南方汉子都感到心旷神怡,但是北方边境的气候对于南方人来说的确不太适应,昼夜温差大,中午还是炎夏,晚上已是秋冬;白天太阳辐射强,多晒一会儿皮肤就有烧灼感,初秋夜晚,凉风吹过冻得直打哆嗦,忽冷忽热的天气引起了队员们各种水土不服的症状,但每个队员都一颗克服“不服症”坚强信心,尽管路程漫长,尽管旅途多舛,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胜利完成国家与医院交付的演练后勤保障任务,就是有再多的艰险,车队的十八位“战士”也会在第一时间完成它!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支后勤保障车队,更是一个能打硬仗、打胜仗的战斗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