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少伟:作为一名医生不能“讲究”时间

发布日期:2016-04-06

庄少伟自1986医科大学毕业至今已从医30年了。在这30年中,他的手机永远保持24小时畅通,呆在医院的时间,不夸张的说,占据了30年的三分之二。曾经有一次,因连续做多台手术,他于早上八点至次日的凌晨五点都呆在手术间里,说起这些经历,在庄少伟的从医生涯中早已变得习以为常。“作为医生不可以讲究时间的”庄少伟说。好一句“讲究”,所有的时间都在一句不能讲究里变得轻了,又都在这一句不能讲究里变得重了!

从小生活在医生世家的庄少伟,懵懂的青少年时光就熏陶在了医学氛围中。在那时的记忆中,母亲的时间似乎一直是属于病人的,为此,他经常会在母亲工作繁忙的时候充当医务小助手。也就是这样的一段时光,使他对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有了直观的认识,也由此激发了他对医学领域的关注和兴趣。到了求学时代,庄少伟认为医生是具有价值的职业,它可以挽救生命垂危的人,帮助他们找回健康,找回生活的希望,尽管他知道成为医生,时间便不再完全属于自己,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从医路。

学医的艰辛众所周知,在大学期间,他开始利用其他同学娱乐休闲的时间钻研医学知识,起初也常常会对枯燥的医学理论、术语感到费解,但凭借着自己对医学的那份热爱,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从国内到国外,从北京到上海,在这辗转的时间中,使庄少伟对医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医就像读书一样,先把书越读越厚,再越读越薄”庄少伟说。把书读的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可真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这里面对时间的“讲究”可为不一般。求学时期要夯实医学功底,把“书读厚”,工作期间要理论实践结合,把“书读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知识融会贯通于每个具体的病例中,要完成这种转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在针对心脏危重疑难病例诊疗过程中,更是需要对病人把时间“讲究”轻,看轻,在病人身上花多少时间都值得,都不要太“讲究”,这样才能为病人寻找回生命的时间。

正是庄少伟这份对医学和生命的尊重激励了患者,许多已经对疾病没有信心的患者因他的治疗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在采访中,遇到一些庄少伟的老病人来复诊,提到庄医生,病人总会不约而同的用“耐心、和蔼、医术好”等词语评价他。

“当一个医生把时间过的不那么讲究了,就肯定能把这个职业做好”庄少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