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

发布日期:2014-03-18

援滇苦与乐

——记我院心内科林利医生


初次见到林利医生是在第四批援滇医疗队赴云南医疗支援的欢送仪式上,当时林利医生作为医疗队长代表医疗队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他们是上海人民的友好使者,一定要努力工作,完成帮扶任务。仪式结束后,我才了解到,林利医生是克服了极大的家庭困难来参加此次援滇工作的。她的爱人在外地工作,孩子刚到上海还没有适应环境,她毅然将年过花甲的婆婆接到上海来照顾孩子,然后在孩子的泪水中离开上海,踏上了赴云南的征程。


在彩云之南大姚县境内,百草岭山脉蜿蜒伸展。林利深刻地感受到当地群众的看病难问题。那里的群众很多人没有走出过大山,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到过县城。边远乡镇的少数民族同胞来县城赶集也要走一天的山路,当天不能赶回家,只能在山沟里生一堆火取暖过夜。林利多次组织医疗队送医送药下乡,主动去为住在大山深处不方便就医的群众服务。每一次去大山深处送医送药,都要在一边是悬崖峭壁的盘山路上颠簸几个小时,一边克服晕车,一边还要叮嘱司机注意安全。到了义诊地点,林利总是来不及作片刻休息就立即投入到义诊活动中。在整个现场,最热闹处常常是林利的义诊台。群众排着长队,这个问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那个咨询冠心病如何吃药,林利总是耐心地诊治,将免费的药品发放给村民,同时对群众讲述健康理念。她在积极义诊的同时,想到了自己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白天的义诊结束后,林利还带领大家利用晚上的时间对当地的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最让林利难忘的是一次义诊和业务培训结束后,大家刚准备休息,便接到大姚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的紧急通知:一名彝族干部在基层工作时突然晕倒,已经送到大姚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请求上海市东方医院医疗队指导抢救。林利二话没说带领医疗队员们一路飞速地跑向重症医学科。在病房外,林利看到了慌作一团的病人家属,当他们得知林利一行是东方医院援滇医疗队的专家,特地过来协助抢救时,患者的父母老泪横流,不停地喊“快救命”。林利一边安慰家属不要慌,一边换鞋后冲进病房。患者是当地彝族同胞很敬爱的一位基层干部,工作十分敬业。接下来林利带领医疗队员们投入了紧张的抢救工作,直到凌晨两点,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步稳定,林利和医疗队员们疲惫的脸上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放心地离开病房。第二天一早,林利特地买了些鲜花到病房看望患者,患者此时的精神已经恢复了好多,床头摆满了一束束彝族、苗族、傣族、傈僳族及白族老乡从山上采来的鲜花。林利觉得那是民族间的友谊之花在深情地盛开。


在第四批援滇医疗队工作总结时,我再次采访了林利医生。她没有抱怨那里条件艰苦,相反她觉得此次援滇在帮助了云南大姚群众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她将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东方医院心内科的工作中去,并通过其他的方式继续支援云南大姚。




林利:


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博士毕业。曾获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三等奖等奖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杂志发表文章。现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Gate6对血管损伤修复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的主要参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