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毕生所学为患者减轻病痛” --记上海市“医苑新星”获奖者权明

发布日期:2021-07-12

“用毕生所学为患者减轻病痛”,这是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科医生权明从医十数年的初心和使命。2015年,权明一毕业就来到上海市东方医院,“东方人”是他引以为傲的标签,用6年的时间和汗水获得最多的历练和成长。

认定肿瘤科,做最好的自己

2003年,高考结束后,权明以优异的成绩入学医学院。权明家中也有很多从医的亲属,从小耳濡目染,便立志要做一名好医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人、对朋友有更多帮助的人。大学二年级勤工俭学期间,权明选择了学院病理科岗位,第一次接触病理切片,他就爱上了肿瘤学科,认定了肿瘤学科——“病理是最后的诊断,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目标”。因为这份执着与热爱,权明继续攻读了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并应邀至全球肿瘤学排名第一的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访学。

毕业后,权明来到东方,在肿瘤科工作的初心一如既往:希望能用学到的知识守住最后一道健康防线,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治愈或者减轻病痛的可能,守住更多家庭的圆满。

我是一名党员,我报名先上

2005年,还是医学生的权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学生党员。“当时比较纯粹,说实话,只知道入党光荣,并没有完全领悟其中的意义”。但他用实际行动,悄悄点亮着自己胸前的党员徽章。

去年年初新冠疫情蔓延,牵动了所有人的心。时至春节假期,原定计划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山西老家过年的权明,在得知疫情后,立即退掉了回老家的车票,积极申报驰援武汉。虽因专业受限未能成行,他又积极投入到上海本地的抗击疫情工作中,申请前往发热门诊进行支援。权明的妻子,正在仁济东院急诊科轮转的崔医生得知后,立即劝说道“我已经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了。如果我们俩有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怎么办?”“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现在正是最需要我站出来的时候。”最终,权明说服了他的妻子。将他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回山西老家,自己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看到我们的同胞们在受苦,作为一名医生,我心里特别不好受。而作为一名党员,在这个时候更应该挺身而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权明说,当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己可能,多做一些”。

第一个主动报名,第一批定点入驻发热门诊,多次参与疫苗接种医疗保障等任务,切实履行党员“冲在第一线”的职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2020年年终,权明获评东方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突出贡献奖”。权明说,比起那些赶赴武汉的同事,他的付出微不足道。正是有这样一名名勇敢的“逆行者”和“坚守者”,在这样的寒冬中,听从了党和祖国的召唤,没有犹豫,没有退缩,才使我们对抗击疫情充满信心。

 

他和他的20本献血证

今年年初,权明再次完成了每年的“固定任务”,参加医院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他不好意思地说道:“献血证我挺多的,有十几本,还有些找不到了…没有哪一个地方是血库充裕的,所以我会坚持献血,作为医生我要带头献血,如果我们医务工作者都退缩,百姓怎么能放心献血,我要用实际行动给他们鼓舞打气。”

“2009年,我突然接到血库电话血小板告急,希望我紧急捐献血小板2U,我没有丝毫迟疑,心想这是救命的大事。不过回来的路上我还是有点双腿打颤,休息了两三天才缓过神来。”目前为止权明已累及献血(包括成分血)逾万毫升,相当于体内总血量的三倍以上,无偿献血对于权明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每每提到这件事都能想到那个被他的鲜血拯救过的生命,心里充满力量。

2013年,权明光荣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为更多血液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2021年初,他又做了一件特别的事:加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库,真正做到一位医者的初心——谨为生命、传递美意。“生命很脆弱,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与其化为一抔黄土,不如让生命最后一次升华。”活着的时候医者仁心,用医术治病,当意外来临时无惧无畏,用身体救人。这也是权明最想表达的。

 

好党员也是好榜样。在平时的医教研工作中,别看他年纪轻轻,权明已经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上海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年初入选同济大学优秀青年人才项目一项。2019年,权明获批成为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人才。2021年荣获全国肿瘤营养菁莪奖。

权明说,东方医院最大的魅力就是支持青年人的发展,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尽人所长。我很感谢东方能够给我们积极进取、实现梦想的机会。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提高医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在科研教学上实现新突破,成为一名好老师,带出一帮好弟子,服务人民、回馈祖国。

权明.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