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秋

发布日期:2014-03-18

想干好 学到老

——记我院医学影像科主任王中秋


每日清晨,如果你走进东方医院医学影像科的医生办公室,会有一种仿佛置身于课堂的感觉。全科数十名医生的目光都整齐地投向投影仪上显示的病例图片,大家一同聆听着这些疑难病例的每个细节,认真地分析、讨论。


一年来,除了节假日外,无论寒暑,影像科例行的读片会从未停歇过。而身为影像科主任的王中秋不管事务有多繁忙,只要身在医院,都必然会出现在读片会的现场。


务实、干练是王主任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的话向来都不多,却总能抓住要点;他着手要办的事儿也从不好高骛远,却都会对科室发展起到显著的效果。回想起去年初刚到东方医院的情形,王主任坦言,虽然当时医院已荣升三甲,但医学影像科的业务水平与老牌三甲医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十分薄弱。因此,如何提高每一位医生的临床业务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影像科医师,需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医学影像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学、核医学、影像学等)。而对于年轻医生而言,要想将这么多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对病例诊断的准确性,无疑需要大量的训练和实践。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王主任在科室内设立了专职人员,添加存储设备,建立了医学影像资料库,收集近年来有病理结果证实的检查患者,将其影像诊断结论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把误诊、漏诊的病例及疑难复杂少见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读片,对其影像表现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总结。同时将影像与病理对照资料各系统进行分类统计,为以后的科研提供临床资料,为教学工作提供教学病例。


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积累,不仅丰富了医生的临床经验,令其他科室的诊断治疗也受益匪浅。影像科医生小林依然记得,曾经一天早晨读片时,胆胰外科主任匆忙带来一位已经进手术室准备手术的患者的片子,希望进一步确认病情。王主任同大家经过仔细分析后诊断病人只是胰头部的炎症,而非原本误认为的胰头癌。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确诊,正是得益于资料库中丰富的病例给大家带来的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医学影像科科研工作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和飞跃。王中秋主任获一项国家自然基金,全科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共发表科研论文13篇,其中SCI文章有10篇,在医院各科室中名列前茅。


如今的医学影像科,业务学习已经作为一项硬性考评制度被继续推行。让更多的资深专家前来讲学,让更多的青年医生去国外更先进的体系中接受训练和熏陶,是王主任今年努力的目标。(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