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里的灯,一直亮着。密密麻麻的病床,让人有些眩晕,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穿梭其间,查房、送药。望着同事忙碌的背影,再低头看看同样被防护服包裹的自己,有那么一瞬间,李昕仿佛看见了奶奶。“那就让我替您,再一次守护这里的病人。”她喃喃自语,眼眶有点湿润。
李昕是我院心内科医生,也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暨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的核心队员,是全国4万多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里,平凡的一员。3月7日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已经一个月不怎么在意外表的她还是对着镜子,偷偷画了个淡妆。经上海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批准,李昕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救援队第一位火线入党的队员。一个月前,在前往武汉的火车上,李昕就向东方医院心内科党支部提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能在抗疫一线入党,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方舱医院第一夜
元宵节的凌晨,李昕和战友进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值第一个夜班。战友们手挽手,比划着“V”字,相互鼓劲。其实大家心里都十分忐忑。进入方舱后会面临什么,没有人知道。
方舱第一夜惊险连连。两个小时不到,涌进350位患者,上百张床位很快饱和,大家谁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惊心动魄的阵勢。凌晨2点,李昕和同事们严格按照标准询问病史、记录指标,将轻型或普通型患者收治入院。很多患者来不及询问就自己找张床睡着了。这边患者血氧好不容易上到93,那边一位22岁的小伙子体温又蹿至39.9℃。“当时药物也不齐全,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物理降温。”李昕说,还好这个年轻人的血氧饱和度98%,呼吸也顺畅,经过努力他的体温慢慢下降。忙碌几个小时后,舱内环境终于稍稍安静下来。
不想,这静谧却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凌晨2点35分,一位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喘不上气,血氧饱和度只有89%,必须尽快转诊。可是深更半夜无法转诊。李昕小跑着回到病人床前,此时他已无法躺平,肺部CT显示其两肺呈毛玻璃影。所幸,患者无基础疾病。舱内一位护士长第一时间找来氧气瓶,吸上氧后,患者情况有所好转。第二天一早,李昕才克服困难,将这位患者转院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方舱医院管理规则,我也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方舱内开始变得有秩序、有章法了。”眼看着形势逐渐好转,一天援鄂医疗队领队雷撼同志拍下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广场上东方医院的帐篷移动医院的一张照片,李昕即兴作诗一首:“方舱”扎“客厅”,战旗扬“军营”。暗夜终散去,旭日别样红。
每一位患者都必须认真对待
3月18日,救援队顺利完成武汉抗疫使命,李昕跟随其他队员一起平安回沪。回首在方舱医院奋战的44天,李昕感慨,尽管充满紧张和压力,但更多的则是骄傲与感动。舱内的每一位患者都必须认真对待,因为他们都是每个家庭的“天”。怀着焦虑、茫然和疑惑进到方舱,他们的言语难免不好听,但都可以理解:“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
一天,李昕接班时发现一位患者躺在床上啜泣。原来这名女患者有一双年迈的父母,丈夫在酒店隔离,读大学的儿子居家隔离。儿子不会做饭,她心急如焚。李昕赶紧向社区求助,很快解决了孩子的吃饭问题。随后几天,患者就跟着护士们跳操、跳广场舞了。但过了几天,患者又来求助:“胰岛素快用完了,妈妈的胰岛素也快没了。”李昕立刻询问方舱指挥中心,叮嘱药物调度员,排除困难,最终找来了“救命药”。拿到药的那一刻,患者楞了,当得知妈妈也有药了的时候,她失声痛哭。那一刻,李昕也红了眼眶。不久后,患者还给李昕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上说:“山川磅礴任风雨,砥砺前行抗病毒,实际上我认识她是看到防护服上写着加油武汉,看到她们疲惫的样子,我心都是痛的,自己的儿女也这么大,她们舍小家为大家,谢谢你们医务工作者为了武汉,你们都是英雄!”
高三学生杨一帆(化名)在方舱医院里刻苦学习的照片在网上火了。李昕说,这是她在方舱治疗的最小病人,很阳光很刻苦。“我要利用好时间,不能掉队。”杨一帆桌上放着一本《高考冲刺》的蓝色试卷集,每天心无旁骛地刷题。他是一所省级 示范高中的学生,父亲因病情严重在长江航运总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母亲和他住进了方舱医院的不同区域,每天只有早上洗漱和中午、晚上吃饭时,才能匆匆见一面。“小杨将六门功课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从未有过一句抱怨。”李昕的言语中有几许赞赏与钦佩。李昕说,男孩那一脸处变不惊的样子,她一直记得。在方舱医院待久了,最初的紧张慢慢变成了感动,李昕说,这离不开患者给予的温暖。“他送了我一张卡片,还要跟我合影,说我是他的保护神。”李昕说我们都要像杨一帆那样,用乐观的精神对待灾难,扬起生命的风帆,在人生的海洋里远航。
逆行英雄也是普通人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这是央视2013年度“感动中国”栏目给李昕奶奶的颁奖词。李昕的奶奶胡佩兰行医70余年,退休后仍然20余年如一日坚持在社区医院为患者服务。她平凡的一生彰显着伟大。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援鄂的前线,李昕都把“感动中国”给奶奶的颁奖词作为座右铭,要求自己像奶奶那样去战斗。3月18日,当医疗队离开武汉的时候,封城中武汉人民高楼遥望,阳台挥手,用满城空巷的仪式,隆重在千家万户。当他们隔空喊出:“谢谢你们,白衣天使!”“你们为武汉拼过命!”李昕和战友们眼睛湿润了。“其实我们只是像奶奶那样,做了医护人员该做的事情,我们都是很平凡的人。”李昕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