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庭:成为一种“需要”是幸运的

发布日期:2015-11-20

接到采访陈国庭的任务后,我们一直在想:一个60后的主任医师,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选择奔赴南极?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他做出这个决定?带着很多疑问,我们走进了陈国庭的世界。

 

60后的他觉得很幸运

初见陈国庭,感觉他身上所带有的朝气与30年代是那么的不吻合,也许这就是“故纸”里“清新”吧!在谈起他的经历时,他直白的说:我们60后这一代人应该是最幸运的一代,从小经历了农村原始的农耕时代,目睹过肩挑、手工翻地、独轮车运输、集体劳动、挣工分的年代印记;同样也赶上了改革开放,有了升学深造发展自己的时代机会,感受到了近30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深切经历了时代发展带给自己的机遇。

风险与喜悦并存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了做一名更加成熟合格的外科医生,陈国庭选择了继续深造。从瑞金医院普外科博士毕业后,几番思索,他最终选择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创伤外科。在这里他经历了急诊创伤外科从初创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参与了急诊医学科成为医院重点学科、浦东新区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专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逐步壮大历程,亲历了科室医生从最初几个人到目前四十余人,从最初十余张床到如今150余张床的发展变化。

由于急诊创伤外科病人的特点是病情危急、复杂,且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正确的诊断,陈国庭认为这就需要从整体化角度来对待病人。我们面临的是生命垂危的病人,而不是一个有病的器官。要想做出准确的诊断,就需要医生在急救方面具备娴熟的急救基本功,掌握各外科专科基本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临床判断的风险与正确诊断后带来的喜悦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每一个急创科医生。

实现一个南极梦

作为此次国家赴南极科学考察团的医疗保障医生,陈国庭感到的还是幸运。他很感恩院领导给予自己这次珍贵机会,尽管他明白这次出征不止充满了挑战,还充满太多的未知。赴南极科学考察或许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当梦想即将成真时,犹豫不决却会真实的摆在面前。面临着角色的转换、体能和身体的考验、家庭亲情的挂念、工作的多样繁杂、同样也面临着孤独和寂寞,但他还是对此充满了期待。东北亚布力滑雪基地体能测试,野外逃生训练、野外雪地拉练和野外宿营生存训练,这一切都充满了新鲜与挑战。陈国庭觉得在急诊外科一专多能的培训有了用武之地,自己不但是受培训者,也是作为野外急救培训的专家,对所有队员进行心肺复苏、急性损伤和急救知识的培训。他说也许这就是出征南极的动力吧,让自己、让技术成为别人的需要,足矣!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