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徐红福充分展示了“东方人”知难而上、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他被授予“浦东新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援鄂期间,军人出身的徐红福担任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15名党员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他总说:“抗疫一线是最好的党课课堂。”在他的带领下,党支部成了救援队的“领路人”“主心骨”和“贴心人”。
从“幕后”走向“一线”
徐红福是一名军转干部,他曾在武警上海总队服过役,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2017年12月,徐红福转业至我院任职保卫科长,一路走来,默默地保障着医院的安全运作,实现了医院无重大治安类事件发生的目标。
一场疫情,让徐红福从“幕后”走向了“一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是整建制的,党支部为常设组织,执行援鄂任务时立刻启动支部功能。身为国家紧急救援队教导员的徐红福,临危受命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2月4日那一天,徐红福与救援队后勤保障队员一道,经过15小时的车程,将10辆专业车辆和30吨物资从上海安全运抵武汉。三天后,临时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徐红福以支部书记的身份号召大家:党员医护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斗姿态,携手并肩、共克时艰,带头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他带领支部15名党员面对党旗宣誓,要坚守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冲锋在一线,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和诊疗规范,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用氛围教育滋养人
武汉抗疫一线,徐红福带领15名党员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在他看来,支部书记的职责就是用语言去激励大家,用行动去感染大家,营造氛围来滋养大家,激发每位同志的正能量。“我的任务就是要让这支队伍中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坚强,党员的旗帜作用一面面都鲜艳夺目,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队员圆满完成任务。”
在徐红福的带领下,党员人人带头,第一个进方舱的正是他们。为了充分确保医护人员的防护到位,徐红福在安全防护、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班车接送、心理疏导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敢于担当,勇于奉献。队员进方舱后,整个方舱随处可见党旗、国旗。“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好多队员对我说,当他们快撑不住的时候,看到舱内的党旗和国旗,那么鲜艳地挂在墙上,心中立刻就有了力量。”交流中,徐红福多次提到方舱医院里的党旗、国旗,在群体活动时、队员们支撑不住时,激发出的正能量很好地刺激、支撑了队员们的精神意志力。
这也是徐红福倡导的氛围教育的一部分:“正是这鲜红的旗帜,集聚了无数的中国人为战胜疫情而共同努力,所有参加战斗的人都以党旗、国旗为荣耀。好多队员表示:必须要入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还有那些感人的、温馨的场面,像舱内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医护们既是组织者也是受教育者;为队员们过集体生日、过三八妇女节等,都获得了队员的点赞,激发了队员奋发抗疫的斗志和决心,是很好的氛围教育。
坐得很远,心却很近
初到武汉后的短短十来天时间,又有二十多名队员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之后,3名队员火线入党,6名队员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些抗疫战士积极要求入党?从徐红福这儿可以寻找到答案。
除了每天处处件件事情冲锋在前,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徐红福联合雷撼、孙贵新等骨干同志,对所有队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入党是为了更好地冲锋在前,‘我是党员我先上’就是一份荣耀。”培训会上,他号召大家,抗疫斗争需要我们壮大党员队伍,国家复兴需要更多的党员站在奋斗的前列。“大家既然都能参加抗疫,说明我们的思想境界都很高。”他主动关心队员、培养典型、挖掘先进。武汉抗疫期间,每次支部召开大会,他就和雷撼、孙贵新等商量后,总是邀请积极分子列席会议。队员们都说,尽管大家的座位离得很远,心却挨得很近。
在徐红福的感召下,医疗队员纷纷行动了起来。“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团结的、有力量的、有能力的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来、搏命关头冲得上去,能战斗能吃苦能赴汤蹈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深激励了全体队员,党员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位队员。”在奋战的44个日夜里,救援队共救治病患1760人,创造患者“零死亡、零召回、医护零感染”的记录。徐红福个人也被评为武汉东西湖区方舱医院先进标兵、浦东新区抗疫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
如今回到上海,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徐红福依旧惦念着队里的19名积极分子:“我会积极向医院党委建议,将他们作为发展对象加紧培养。”坚守使命、认真履职,徐红福身上所展现出的军人本色,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