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幸运” --记2019届东方医院新员工 呼吸医学中心邓常文

发布日期:2021-09-07


东方任务.png.png


2021年,东方迎来新一届“后浪”,共有316名新员工入职。这一期,我们采访了一位特别的“新东方”,作为2019年新员工的邓常文,年龄却已近不惑,入职东方近2年的经历,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也是新东方人走上职业岗位的一个缩影。

“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点点去努力,一天天去坚持,就总会有心想事成的可能。”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邓常文觉得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呼吸科医生去治病救人就是最值得的事。

 

“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是见过肿瘤患者绝望的眼神,决定继续深造,选择肿瘤免疫研究这条路,想让更多的患者在癌症中看到希望。”邓常文下定决心报考了研究生,天道酬勤,2013年顺利被海军医科大学录取,2016年又去了北京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主攻干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毕业后,东方医院给了他实现理想的机遇和平台,他在这里沉淀下来,逐渐适应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肿瘤免疫研究,然而任何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9年,春风得意的邓常文终于从北大毕业,满怀信心来东方医院报道,却被通知多年前的医师规培证书不符合上海市的要求,早已是主治医师的邓常文不得不重新进行为期一年地规培,曾经的同学成了他的带教老师,内心苦楚无人诉说。与此同时,长期泡在实验室的“副作用”也突显出来,面对呼吸科团队中一流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让这位主治8年的高年资医生变得手足无措,受限于临床实践生疏,大展拳脚的想法被一盆又一盆冷水浇灭。不仅如此,没有积蓄的他独自在上海生活,内心酸涩无以言表。

已成定局,37岁的邓常文深吸一口气,做好了再走长征路的准备。邓常文说:“坏事也是好事,其实没那么糟糕,小我10岁的师弟师妹、曾是同班同学的同事、老罗、李主任,好多好多的科室主任和老师们,一点没有埋怨我拖大家后腿,反而真诚帮助,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很关照我这个“后生”,让我心里真踏实啊!”说起这些,邓常文羞涩地笑了。

有了同事的帮助和鼓励,邓常文也不再担忧畏惧了,“别的事情不行,我这个年纪,耐力和刻苦总不能输。”在东方医院,邓常文基本是科室内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踏踏实实走在RICU、介入中心、值班一线、收病人写病历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磨练。通过努力奋斗,取得了规培证书,医疗技术水平也迅速提高,成为“新东方人”眼中的标杆模范,也收获了不少“患者粉丝”。

 

“坚定善始善成的信念”

“呼吸内科主任李强是我国介入呼吸病学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我现在就跟着这位大牛干事。”

东方医院呼吸内科被列入浦东新区重点学科建设和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因此在肺癌免疫治疗研究上获得了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在东方医院近2年来,对于自己能够加入李强教授团队始终心存感恩,这让他有机会接触业内大咖、学术大家,参与到学科前沿的讨论,同时更多的积累临床实践经验,邓常文思定从申请国自然课题打开自己学术科研的崭新局面。

这是他第一次申报国自然面上项目,前年春节,为了充分利用好假期时间推敲课题细节,邓常文没有回云南老家与家人团聚,而是留在实验室,坐在显微镜前,一待就是整夜,陪伴他的只有冰冷的设备,迷迷糊糊中连手机都摔坏了,标书始终差强人意,邓常文在不断的迷茫中给自己树立信心。最后在李强教授悉心指导下,历经近30遍推倒重来的课题申报书出炉了。去年,邓常文首次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嵌合PD1-CD27结构的新型CART细胞对PDL1阳性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正式获批,这让他欣喜若狂,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坚持下去的决心。

“从北大毕业后,上海市东方医院给了我归属感,让人有梦可做就是这个地方的魔力,我不能辜负医院更不能辜负患者。”

 

追梦的路上可能几多徘徊,但因为有最初的信念,每一个挫折都变成了蜕变路上的磨炼。年龄、专业、经历……虽然有着许多的不同,一代代的“新东方人”,和东方一起做梦,一起把梦想,变成现实。(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