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幼清

发布日期:2014-03-18

多元护理 德技双馨 创新奉献 惠众护患

——记东方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彭幼清


一天夜晚,急诊室有6位抢救病人,值班护士正在忙碌着……突然救护车又送来了一位82岁英籍胸痛2小时的患者。说时迟,那时快,医生查体,做EKG,上监护,吸氧、急抽心梗三项,开放静脉通路,给药,通知导管室……辅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为什么要去做造影……直到将病患安全的送往导管室后,值班护士拉着总值班的手连声道谢:“今天多亏有您帮忙,您的手脚真快,英语还那么好!谢谢您彭老师!”原来这位总值班就是护理部副主任彭幼清老师,可她却轻轻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多元护理,提升服务内涵


2004年,彭老师作为引进人才来到东方医院,作为第一任特诊部的护士长,在调研患者需求、模拟患者就诊流程中,根据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具有不同宗教信仰患者的特殊要求,应用在北大护理学院学习的多元文化护理理念,结合临床实际,在科主任的支持下,从护士的行为礼仪培训、英语培训、诊室布置、多元化预约服务及等候服务为抓手,制定并完善了隐私保护制度、优化接诊服务流程、制定尊重患者习俗实施细则和及时征询患者评价机制、帮助病房建立临时祷告室、建立三大宗教24小时上门服务的机制等,多方位提供多元文化护理及管理。当一位临终的基督教患者受到了牧师的祷告而安息,其家属受到了慰告而表示感谢时,彭老师只是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多元护理的人性化、需求化、细节化、感动化服务,解决了许多病患难以启齿或不愿告之其他人的习俗禁忌问题,受到了众多特需患者,特别是外籍患者的赞誉!护理满意率直线上升,长期保持在99.5%以上。采访中,彭老师告诉我们:东方医院实施国际化需要多元文化护理。多元文化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服务的内涵——无任是在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还是在进行护理各项操作中,都应该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健康照护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这样才能让患者享受到高品位的优质护理服务。经过九年的不懈努力,多元文化护理已成为东方护理的一个亮点、一个特色。


多元教学,提升团队实力


担任护理部副主任负责护理教学工作以来,彭老师凭借扎实的医学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以及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并完善了医院的教学制度、建立了90余项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不仅教学内容而且教学方法亦多元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及内容,灵活采用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合作教学、碟片教学等。采访中,我们得知彭老师带着教学团队在录制操作碟片时,精益求精工作到凌晨4点,血压升至180/120mmHg……当得到卫生部专家组对教学工作的首肯时,她的回答是:“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辛苦了。我们东方的底子尚不厚,加强三基,任重而道远!”在彭老师地辛勤耕耘下,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一批批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自2005年医院首届教师讲课竞赛以来,护理部先后获得一、二、三等奖;2007年以来,囊括了新区所有的护理理论及操作竞赛的一、二等团体奖项;在三甲等级评审中,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近三年来连续获得上海市国际护理技能比赛一等或二等奖,这是上海市唯一的蝉联单位。


2009年彭老师担任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已带教护理研究生8人。彭老师治学严谨,对学生呕心沥血,形同父母。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护理研究选题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学生在她的悉心教导和严格要求下,科研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有的学生读研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达10余篇;有的学生获得了市、区级课题;她的多位研究生告诉我们:他们见到导师多半在周六、周日,听到她的声音多半在晚间的电话中。她常常为学生审修论文稿到深夜,大到理论框架的构建,小到标点符号的修正,经过彭老师审修的论文,发表率达到100%。


在生活中,彭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关爱有加。一次,一位学生因家庭困难萌生退学的打算,彭老师得知后焦急万分,她一次次与学生谈人生的真谛及价值,鼓励她克难前行,并赶到学生家嘘寒问暖,提供经济援助,还发动其他同学一起帮助关心这个低谷的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彭老师的努力下,这位学生度过了人生中的这道坎,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戴上硕士帽的那天,她哽咽地对彭老师说:“真是太感谢您了,是您帮我重拾自信,您不仅教我做文章,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


多元研究,全国名列前茅


2004年以来,彭老师带领的团队在多元文化护理临床及教学中探究前行,根据当今国际最新的多元文化护理理论,结合中国医院的特色,先后撰写了30余篇论文;主编的《六国语护理临床手册》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浦东新区外籍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上海市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的现况研究”等7项课题先后获得浦东新区科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及浦东卫生局科研课题立项;2010年“护理专业增设《多元文化护理》课程的实践研究”获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患者宗教尊重诉求遇护理规章缺失的管理对策研究” 获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医学人文案例”成果奖;2012年成功申办“多元文化护理临床实践及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由于彭老师在多元文化护理作出的贡献,2009及2012年受邀参加美国国际多元文化护理年会并进行大会交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参加该学术会议的护理人员; 自2008年以来,东方医院在该领域的研究一直名列全国前茅。


这就是我们的彭老师,一个兢兢业业、德技双馨、既能亲自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管理者;一个教书育人、桃李芬芳的授业者;一个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研究者;一个让我们心生敬佩和骄傲的东方人。(护理部)




彭幼清,硕士,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护理临床及教学32年。现任上海市东方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上海市护理学会思研委员会副主委、中华护理学会资深会员、美国国际多元文化护理协会委员;《护理学杂志》(核心期刊)编委,《上海护理》审稿专家;2011年全国首届护理技能大赛教育部及卫生部双聘评委;2011上海市教委特聘“行业专家工作室专家”;公开出版的专著及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11册;主持国家子课题、省级及区级课题8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2009“浦东新区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2010“护理专业增设《多元文化护理》课程的实践研究”获“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获湖北省卫生厅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及201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国家级继续教育“多元文化护理临床实践及进展”项目;2012年“患者宗教尊重诉求遇护理规章缺失的管理对策研究” 获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医学人文案例”成果奖;获国家专利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