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在北京召开的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上,我院妇产科教学秘书雷蕾获评全国百强“优秀带教老师”。这是她从医执教近20年来获得的又一重大奖项,也是中国医师协会对我院住培工作的认可。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雷蕾看来,“医学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严格带教是东方人的传承
在我院妇产科轮转过的规培生都会说,那是一个“恐怖”的地方。临床工作强度大,值班任务重,急诊手术多,但这都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叫雷蕾的教秘。
雷老师带教出了名的严格。查房、接诊病人、大量医疗文书的书写、抢救病人、跟台等,她要求所有规培生端正态度,丝毫不能松懈。雷蕾说,这是一种东方人的精神传承:“从象牙塔步入社会,东方医院给了我机会,耳濡目染成为一名承载着责任与希望的妇产科医生和带教老师。”
她至今记得,刚入我院妇产科实习,科主任要求她查房时必须把患者的病情全背下来。一年的实习期内,医学生要把所有科室转一遍,如果将来不做妇产科,对妇产科疾病的认识就三周的机会。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学习的机会,雷蕾都倍加珍惜。“一毕业就必须独立面对患者,没人再手把手教你。”
实习结束后,雷蕾选择留在东方医院妇产科,并成为一名带教老师。一批一批实习生来到科室,雷蕾带他们到病房,到待产室,讲解产程分期、胎位判断、胎心监护。无论临床工作多么繁琐,每一个月8次的教学活动,雷老师雷打不动地统筹安排好,并要求每一个同学必须参加,针对经典疾病、诊疗指南、疾病难点重点以及罕见病、疑难病的诊断治疗等进行讲解。与此同时,不管自己多忙,雷蕾都会将规培生写的病史仔细确认,用纸条夹出需要修改的部分。她称之为反馈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医疗细节。
作为规培教秘,雷蕾严格把控制度的规范性,从入科教育、培训计划,到临床带教、教学活动和出科考核都严格执行。据统计,妇产科基地规培出站通过率、出科考核通过率均为100%,且业务水平测试专业综合成绩取得了2018年上海排名第一和全国第二的优秀成绩。
用真心付出换取相互信任
经典医疗剧《白色巨塔》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医生是人,不是神。”带教角色就像驾校教练,给学员犯错的机会,并在恰当的时候踩下备用刹车。只有通过放权、试错、纠正的指导过程,规培生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雷蕾正是这样一位带教老师。她让规培生有“试诊”的权利,自己开医嘱,无论是调整治疗方案还是计算药物的具体剂量等。当规培生犯错时,更多的不是指责和摇头,而是指正与鼓励;当规培生受委屈时,她分享自己做过的“糗事”。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雷蕾接手出生的孩子数不胜数,但小彭的手术对她的意义尤为重大。三年前,在对小彭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手术中,鲜红色的血就像自来水龙头一样从阴道喷涌而出,几分钟内出血近1000ml。原本,人流对妇产科医生来说是个简单基本的操作,但小彭属于剖宫产瘢痕妊娠,当时的雷蕾因为经验不足,没有及时诊断,以致出现大出血。这件事让她深深反思自己,医学是一门相当严谨的科学,容不得半点疏忽。好在,三年后的某一天,小彭再次来到雷蕾的产科门诊,最终,期待了很久的二宝顺利降生。“这件事就像压在心上的石头,时时提醒我在诊治过程中要细致、慎重。”
有人说,人心是世上最坚硬的,雷蕾却觉得人心是世上最柔软的。“最重要的是彼此真心付出,相互信任,无论医生和患者之间,还是师生之间。”正如影片《心灵点滴》所传达的理念,医生,应给生命以尊严,给生命以快乐,而不仅仅给生命以时间。
教育必须有温度、有灵魂
提到电影《心灵点滴》,雷蕾说话的音调上提了好几个度。影片中,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医生亚当为了获得医生执照站上法庭,那一番动情又在理的讲演曾触动多少人的心弦。究竟如何定义医生?作为我院妇产科基地规培总教秘,雷蕾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我院实习时,因为穿着医学院的白大衣,佩戴着实习生胸卡,雷蕾第一次为患者做术前检查时,患者露出了担忧和迟疑的神色。当时,负责带教的主任严肃地告诉患者:“我们是教学医院,必须要有实习医生来观摩和学习。”主任的坚定给了雷蕾莫大的勇气:“那是我对书本上抽象的描述第一次有了实际体会,也打心眼里对东方医院肃然起敬。”在自己成为带教老师后,多年前主任的话从她口中说出:“我们是教学医院,必须有实习医生参与,请配合一下。”她能感受到实习生同样充满感激的目光。
作为我院首批模拟教研室老师,雷蕾带领科室团队一起录制国家妇产科精品课程,开发制作妇产科技能培训慕课课程,进行院级妇产科规培技能培训60余场,教授BLS课程100余场,ACLS课程60余场。原创开发产科急救模拟课程MASTER,并获得市级规培教学课题。“妇产科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临床学科,生动形象的模拟教学尤为重要。”
而在生活中,雷蕾就像一位大姐姐,和大家分享趣事,带规培医生去自己家改善伙食。周围人有个头痛脑热、生病手术的,第一时间会想到去找雷老师寻求帮助。 “培养一位医生,可能比治愈一位患者更重要。”雷蕾总是回忆起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医学中心进修时,负责接待的华裔副院长说的这句话。带教之路上,她以百分的热情对待工作,倡导教育必须有温度、有灵魂,亦师亦友,严慈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