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夏新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上海市东方医院工作,至今已有12年。在医疗系统里蹚出一条信息专业的道路——夏新的成长与东方医院的发展密不可分,12年前东方医院识人才、给平台,而他不负所望,助力东方医院信息化建设一路向上。
十余年间,医院信息系统HIS从最初的30个简单模块发展到近150个模块,信息中心从5名员工增加到13名。在医院的重视下,信息化建设陆续开花结果,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艾力彼医院竞争力智慧医院HIC顶级医院60强与案例大赛二等奖,荣誉纷至沓来。“信息建设要想功成并而非一朝一夕,必由经年累月、一砖一瓦积淀而来。”作为亲历者和建设者,夏新颇为感慨。
攻坚克难,信息化的最终落点在细节
夏新记得,2009年入职后不久,遇到创三甲信息化改造,日常软件运维问题频发,科室报修电话响个不停。一时没有合适的人接手,他主动向当时的科室负责人提出承担这项工作。那段时间,夏新几乎跑遍医院的每一个临床医技科室和对外服务窗口,凭着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解决了许多“遗留难题”。
2012年年底,为保障东方医院南院顺利开业,夏新已在此之前带领南院科室同事连续筹备12个月,进行系统全流程测试。“信息工作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落点很细、很小,却一点都马虎不得。”夏新还记得,新机房调设备,他们挽起袖子,吸尘、拖地、装机。从挂号、叫号、开单到收费、检验、检查,再到自助打印、病历书写,对各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务求尽善尽美。就在南院开业当天,夏新脸色晦暗、满眼血丝地出现在同事面前,未修边幅的他远远看去俨然一副“民工”形象,大家打趣他是从“白衣少年”变成了“网瘾青年”。
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队伍
2016年春节后,为方便患者,医院决定进行本部与南院两院区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整个项目涉及四五十个系统、二三十家厂商,与全院各个部门都紧密相关。自二月起,在分管副院长许朝晖的直接带领下,夏新定期组织院内各职能部门、临床医技科室与信息服务公司召开协调会,调研项目建议意见,跟踪项目建设情况。“调试工作不能在平常进行,所以我们就挑周末和节假日测试。”夏新回忆起那是几乎没有休息日的半年,终于达成了两院区信息系统切换稳定运行,实现了患者跨院区无需出院直接转科、跨院区预约床位与检查等。
平战结合,在特殊时期,信息中心也是一支“战之能胜”的队伍。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东方医院作为37支国家应急医疗队伍中唯一配备有移动医院信息系统的国际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抵达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最早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闭环管理。医疗救援现场配备了智能语音录入系统、消毒机器人和物资运输机器人,信息中心在上海提供24小时技术保障和远程支持。
未来已来,持续创新
“信息中心13位同事要保证全院大大小小4000余台IT设备平稳运行,还要再创新、更智慧,难度很大也要迎难而上。我常常在科务会上强调,信息化做到极致就是隐形和透明,今天大家能想起我们,说明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对于医院信息化工作,夏新有属于自己的“评判标准”,这也是他坚持信息工作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