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兵:放好手中的每一只“风筝”,救能救活的每一个人

发布日期:2023-07-24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手指的力量。”来自毕淑敏的话,是南院心内科主任杨兵清晨分享在朋友圈的句子。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每天早上六点多发布一条“早间正能量”已经成为杨兵的习惯,早起晚睡,周末开会,这也是杨兵的日常,他将自己加盟东方形容成“二次创业”,四年时间里,他带着南院心血管内科,逐步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

做有本事的“风筝人”

说起杨兵的从医之路,更像是命中注定。“每个人都有一些天生的东西在,起初学医是被动的,但在入行后逐渐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是有天分的。”从小生活在农场的他一直被父母灌输着“做农民苦”的思想,所以在报考志愿时,父母给他定的第一志愿是南京医科大学,而在学医路上,杨兵也逐渐发现了自己悟性好、动手强的优势。

一场车祸的发生,让杨兵立下坚定支援——要做,就要做最有本事的医生。“那时我大一,回老家路上看到两个人被车撞倒,浑身是血,眼看着没气了,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很无助。”这对刚迈入医学大门的杨兵来说触动很大。从那时起,“有能力、尽全力为患者抢回生命”成为他执医路上的信条。

慢慢的,他的帮助对象,不只是眼前的患者。他将自己比做是“放风筝的人”,而风筝就是在网络端通过在线问诊寻求杨兵帮助的患者。作为治疗复杂疑难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的专家,杨兵不断挑战极限、多次打造高难度手术记录。在加入东方的第二年,他为一位射频消融术后14年复发的扩张性心肌炎患者做了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电风暴消融术,该手术被称作是“心律失常界的珠穆朗玛峰”,在心内、心外、麻醉科多学科合力救治下,手术历经6小时顺利完成,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地行走。原来生存期不超过5年的他,在杨兵每周的用药指导下,出院3年后各项指标都很稳定。医学很难创造奇迹,但却在无限接近奇迹的路上。他感叹:“我就是一个放风筝的人,同时在放无数只风筝,哪个风筝有问题了,我就拉一拉、拽一拽,虽然很辛苦,但病人信任我,我就觉得这是我该做的”。

担当脊梁的“创业者”

林女士是杨兵门诊的“常客”。今年年初,林女士因重症心肌炎被紧急送来我院抢救。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但杨兵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必须要救!集中全员的力量来救!他将林女士护送到监护室,迅速为其上了ECMO,随后在监护室医护们的合力救治下,林女士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林女士成了杨兵的“铁粉”,时常来看他的门诊,用她的话来说“每次回家后就会担心自己身体出状况晕倒,经常来请杨主任看看情况,会放心很多。”

这样的理念被杨兵同样用于科室管理中。如果把一所医院比作人体,院领导好比“大脑”,定战略发号施令;科主任就是“脊梁”,上传下达支撑医院的发展,其他医务人员是“四肢”,做好执行工作,这样各司其职才能驱动身体向前行走。“以前我做的是心律失常亚专科,不用去操心整个心内科的事,现在做了科主任,我就一直在想怎么去培养人才,怎么去把整个学科带起来。”这是杨兵在来东方以后常常思考的问题。

思想转变的快速,让杨兵不得不时刻“充电”。采访前,杨兵在等待时,手机正播放顾均辉的战略定位。“它不是简单的教你怎么做,而是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作为忠实听众,杨兵在学习如何探索出适合东方心内科发展的战略定位,也就是寻求差异化。

有着“创业思维”的他一刻不敢停歇。2019年,杨兵作为全国房颤中心建设专家组核心成员,带领我院获得“中国房颤中心联盟示范基地”;2020年,由杨兵牵头成立了浦东新区房颤中心(专病)联盟并在其中担任主席,该项目也在浦东新区创造性的开展了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颤专病门诊;而就在杨兵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南院心内科当天的手术量突破21台,他激动的说:“这是我们南院心内科的突破!”

“脊梁”之喻也意味着科主任在医院发展中要起到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科普选题、临床工作、带教学生以及学科发展,一桩桩一件件都需杨兵亲力亲为,“创业的人是没有生活的”,从医生涯已有二十四年的他,现如今仍旧保持着对工作、科研的热忱,不曾松懈。

敢想敢做的“实践家”

除了南院心内科主任一职,杨兵还担任南院心血管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加入东方四年,他就做了基层党建工作四年。从刚开始的“没有领地”到现在“与浦东沿江2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联系”,杨兵将党建与业务融合,他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是心内科、是支部,更是东方医院。就在前不久医院的七一表彰大会上,杨兵所在支部荣获“优秀党建品牌”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今年,杨兵团队将医联体特色项目又向前推进一步,他在手机上做了一个线上线下转诊的APP,目前已有180多位医生加入,“相信再过一两年,我们能够吸引医联体中所有的全科医生都加进来,从而实现与社区医生点对点的连接。”

杨兵的想法不仅体现在对学科发展把控的大方向上,也体现在对患者人文关怀的小细节上。走进南院住院部16层,映入眼帘的是满墙患者送来的锦旗。“如何提高锦旗的显示度,让患者的心意落到实处是我一直在想的事情。”在杨兵的构思下,病房外、家属谈话间的走廊以及南院住院部16层各种空白墙上都挂满了锦旗,他希望患者能够通过锦旗提高对手术、对东方心内科的信心!

对于下一阶段的目标,杨兵希望能够带领科室成员走上新的探索之路,做好南院心内科定型、转型,错峰发展,树立自己的品牌,实现新的突破。

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学科建设需要时间、探索出一条行得通的发展道路需要时间,但对杨兵来说,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东方心内科的发展快一点、再快一点。(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