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通过临床技术科室和医务人员遵循医疗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实行自我评价和控制所达到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效果,还包括了医疗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益,对病人心理及其它医疗服务(营养、卫生、环境等)的满意程度。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社会对医院的要求,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医院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医院应对竞争之本。忽视医疗质量,就不能提供让病人满意的优质医疗服务,就会因为失去病人的信任而丧失医疗市场,导致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影响。没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将面临生存危机,更谈不上发展壮大。因此,我院积极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设置上,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医疗质量,达到既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又确保全院各项医疗工作健康有序、蓬勃发展,使病人满意,使医院在竞争中增强实力、发展壮大。因此,良好的医疗质量,对外产生吸引力,对内产生凝聚力,形成持续质量改进的良性循环,从而不断强化医院的竞争力。提高医疗质量,同时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增进医疗体系绩效的根本途径。
如何提高医疗质量?主要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其重要手段就是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如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可运用于各项质量监控工作,每循环一次,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周而复始,医疗质量就会呈螺旋式提高。另外还有目标质量管理、医疗指标统计管理和临床路径等,是针对不同方向、要求和内容而开展的质量管理,其目的就是全方位提高医疗质量。与此同时,我院还应加强医疗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建设,形成院、科及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医疗质量监控三级网络。加强医院制度化管理,以医疗流程为主线、环节管理为切入点,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品质,使之常态化。(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