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怎么了】系列科普④ | 高温来袭,如何呵护你的心脏?

发布日期:2022-08-04

微信图片_20220902162455.jpg微信图片_20220902162506.jpg


让我们一起跟随张奇主任探寻这些问题的奥秘吧!


为什么高温会引起心脏不适?

通常来讲,当气温超过31℃时,老年人等身体相对虚弱的人群就会感觉不适;气温超过34℃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显著增高,各类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也会明显增加,心脏病也不例外。高温下出汗增加、血管内容量缩减、血液粘滞;同时全身血管扩张、皮下血管血流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及心脏舒张期缩短导致对心脏本身的供血不足;

另外,南方的高温天气往往伴随着空气中湿度的增加,含氧量下降。这一系列因素都会加大心脏的负担,加上高温天气下容易情绪失控、脾气更为暴躁、睡眠不足从而导致以心肌梗死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在高温气候下发生率显著增加,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我们该如何做到早期预防、又辨别自己的心脏是否出现问题呢?


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要时刻做好防暑的准备。


在中午及下午高温时段尽量多呆在室内,锻炼等活动应当放在清晨及需要晚上气温适当的时候。其次,应当保持平和的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当存在出汗较多的时候,应当及时、适量的补充水分。另外,如果从高温室外返回空调室内环境时,要注意温差的巨变


一般来讲,温差变化大于10℃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

再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胸痛、出冷汗等不适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


需要指出的是,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症状除了心悸、胸闷、胸痛等典型症状外,还包括出冷汗、头晕、呕吐、上腹部不适等非典型症状,特别是在糖尿病人群中,这类非典型症状的出现概率更高,往往会导致治疗的延误。


微信图片_20220902162520.jpg微信图片_20220902162525.jpg

张奇 教授

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脏内科常务副主任,

冠心病诊疗中心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美国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完成研究培训。专注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性诊治工作,擅长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及心肌梗死综合防治。
现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著7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以第一责任人承担国自然课题3项,省市级课题3项。历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等奖项,获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医务工匠等称号。


专家门诊

时间:每周三上午

地点:上海市东方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