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因为中医认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
中医养生之“春夏养阳”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
春(风):气通于肝
夏(火):气通于心
长夏(湿):气通于脾
秋(燥):气通于肺
冬(寒):气通于肾
人体正气,来源于五脏,五脏坚强,血气充足,卫外固密,外邪无从侵入,疾病则不发生,健康则有保证。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强调人体平素必须注重四时的气候变化去适应,避免外邪侵袭,是养生的法则,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利用外界环境因素,增强体质。
其中春夏养阳有两层涵义,其一指顺应大自然之阴阳节气的变化,其二因春天五脏相应的“肝”,夏天五脏相应的心,春夏养阳又有养肝养心之说,肝与心为阴中之阳脏……
夏季的暑湿气候与养生
夏季,气候炎热,万物生长,是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之季盛,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中医把夏季分为夏和长夏,夏五行属火,长夏五行属土,在五脏关系中分别属心、脾,而心的生理机能是主血脉和主藏神,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生理机能是主运化和主统血。
在炎热的夏季,以暑湿之气为主,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易耗气伤津,损伤人体的阳气。当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这容易造成伤津,津伤时,即见气短口渴乏力、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等症。而且暑多夹湿,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性,在炎热潮湿的夏季,湿邪易困脾阳,因为脾是喜燥恶湿的,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这将导致脾胃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易出现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大小便不爽的症状。因此,夏季除了顾护阳气以外,同时也应养阳。
1.情志方面:需重视心神的调养,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面对生活、工作压力要心平气和,切忌大悲大喜大怒,以心静自然凉,来达到养心的目的。
2.运动方面:应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适度运动,如:瑜伽、晨运、游泳等,尽量避免过量剧烈运动而导致中暑。
3.饮食方面:夏季出汗较多,需多喝水和水果,宜适当食酸味及咸凉食品。酸味可起到收敛作用,防止出汗过多;咸性寒凉,可起到清火散热的作用,同时补充出汗过多丢失的盐分。如西瓜、绿豆汤、酸梅汤、生脉饮等。
4.起居方面:夏季睡时最短,提倡“夜卧早起”以便充分地接受大自然阳气的沐浴。
黄帝内经之夏季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生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要使气得泄(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呼吸夏系统疾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另外,无厌于日,所爱在外(不要害怕太阳,适当户外运动);使志无怒(心情恬淡,亦即心静自然凉)……
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空调病——“夏季养生之矫枉过正”
空调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带来一种“疾病”。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会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以及一些皮肤过敏的症状,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皮肤变差等等。这类现象在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综合症”或“空调病”。表现为:
1.呼吸道最“脆弱”
轻则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即上呼吸道疾病,空调引起较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是肺炎。尤其是在中央空调下工作、学习,中央空调很适合军团菌传播,潜伏期大约是2-12天,虽然没有上呼吸道的反应,但却发热、怕冷、肌肉酸痛、干咳、无痰或少痰,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持续发烧、干咳、打寒战,严重的还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
另外,屋子里虽凉,但是湿度却太低,这对人们眼、鼻的黏膜都不利。而干燥的环境适合病菌和病毒的生存,人们觉得鼻子、嗓子发干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病毒侵入了。同时,屋里的尘埃、尘螨流通不出去,有过敏体质的人还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2.大脑神经会失衡
常听经常坐在空调屋里的人说“我觉得头晕目眩、眼冒金星,还爱忘事”之类的。据介绍,这就是由空调病引起的常见大脑神经失衡反应。空调除了致人感冒,对大脑伤害也相当严重。空气里含有的阴离子能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大脑疲劳。但是,空调却过多地吸附了阴离子,让屋子里的阳离子越来越多,阴、阳离子失调也让人们的大脑神经系统跟着紊乱失衡。
如果说室内空调只是让你头晕、恶心的话,那么车内空调对司机的大脑神经伤害则平添了几分危险。很多习惯开冷气的司机,有时候会莫名地感到疲倦、头疼,不同程度的手脚麻木等症状,夏天本来又容易犯困,脑子不听使唤、浑身难受,很容易出交通事故。
3.关节、肠胃易受凉
年轻人往往不太注意空调引起的关节疼痛,但常吹空调却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夏天室外空气灼热,人们普遍穿得少,但室内的空调冷气吹得厉害,衣服这么单薄,这样的低温环境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导致关节受损、受冷、疼痛,像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脚冰凉麻木等都是常见的反应。
4.植物神经紊乱
易患人群为年轻女性,主要表现在月经失调。很多白领女性都在公司办公室工作,整天处于低温空调下,同时又要穿短衣短裙,本来体质就相对较弱,手脚散热很快,造成血管舒缩失调。这样的寒冷刺激很可能影响卵巢功能,使排卵发生障碍,出现月经失调或肚子疼得厉害。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夏季是一年中培补阳气、治疗宿疾、养生保健的最佳时机,“三伏敷贴”又叫“天灸”,它是灸法的一种,它通过穴位、药物双重作用调理相关经络、脏腑,使人气血阴阳调和,身体强健,宿疾渐除。
一、适应人群
1. 儿童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
2. 成人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中医肺系疾病。
二、今年冬病夏治的时间?
2022初伏时间:7月11日——7月20日
2022中伏时间:7月21日——7月30日
2022闰中伏时间:7月31日——8月9日
2022末伏时间:8月10日——8月19日
2021年续三伏天时间一共持40天,从2021年7月13日开始到8月21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