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新冠疫情期间的居家防护及相关症状的处理

发布日期:2022-12-14

孩子发热一定要去医院吗?——浅谈3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新冠疫情期间的居家防护及相关症状的处理。

婴幼儿及儿童新冠疫情期间的防护措施:

1. 婴幼儿新冠疫苗目前还未覆盖,与孩子共同生活的家长需及时接种三针新冠疫苗,孕妇接种新冠疫苗,给婴幼儿提供被动免疫,降低感染风险;3岁以上儿童,及时接种新冠疫苗,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来避免感染[1]。

2.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多的商场、游乐场  等,外出时正确佩戴儿童专用口罩。

(1岁以下婴儿不适合佩戴口罩,家长需注意防护)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不乱摸、不吃手、不揉眼睛,掌握正确洗手方法;适时开窗,保证通风;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2]。

婴幼儿及儿童出现相关症状的处理:

目前冬春季也是呼吸道传播疾病高发时期,建议家中备些常用药物,2个月以下婴幼儿如出现发热,可先物理降温(耳后、腋下等部位温水擦拭,房间通风降温),并及时就医。2-6个月儿童腋温超过38.2℃,可服用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儿童,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两种退热药(均严格按说明书服用)[3]。如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等,可服用小儿感冒灵、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等口服对症。

婴幼儿及儿童感染的常见症状:

婴幼儿及儿童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婴幼儿主要为新冠相关的持续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痒咽痛或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婴儿更容易可出现腹泻和夜间多汗。儿童可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腹痛、味觉/嗅觉障碍、睡眠障碍、肌肉酸痛等[4]。

自我健康检测及就医:

除了相关症状的处理外,还需注意自我健康检测,每天早晚给孩子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注意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家长注意不要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如出现新冠相关症状时,可进行抗原自测,2-14岁可由成人代为采样[2]。

 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当儿童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薛凤霞,申昆玲. 5岁以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免疫预防最新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14):1041-1045.

[2]人民日报客户端:儿童疫情防护和居家治疗指南

[3]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 (03): 161-169.

[4]黄璐,鲍燕敏,郑跃杰,等.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14):1107-1111.


本文作者:

微信图片_20221214090342.png

 陈锡花

儿科医师 医学硕士

擅长生长发育评估和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审校:

微信图片_20221214090359.png

新生儿科&儿科 胡勇主任

复旦大学儿科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兼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儿科主任。从事儿内科(含新生儿)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一.专家门诊:

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下午

地点:东方南院门诊一楼儿科门诊

挂号:可现场挂号或者线上预约

二.特需门诊:

时间:周一至周五(除周一、周三下午)

地点:东方南院门诊三楼特需门诊

挂号:可现场挂号、线上预约或者20334612-特诊部预约。

三.诊疗范围:

儿内科(含新生儿、早产儿)疾病诊治,生长发育评估及喂养、营养指导。

微信图片_202212140904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