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过后,气温骤升
高温不只会让人中暑
还是心血管的“劲敌”
全身血管扩张 血液变粘稠
对脆弱的心血管来说
“高危时刻”悄悄降临
研究表明:
只要气温达到32℃以上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就会随之增加
气温越高,风险就越大
夏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高温下,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为了散热,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脏器供血相对减少
高温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脏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
人体出汗多,体内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引发心梗、脑梗
高温导致心情烦躁、紧张,睡眠质量下降,易导致神经兴奋,老年人情绪激动、生气,血压升高,容易引发心绞痛、脑梗塞及心律失常等

空调是夏季不可缺少的消暑工具,但不合理使用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
从高温的户外环境进入空调房中,温差会使血管立即收缩痉挛,血压波动幅度大,易引发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
建议小tips:夏季不管外界气温有多高,空调温度都应该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从室外进入空调房时,应先把身上的汗水擦干,避免空调直吹身体。
暴饮暴食同样也会增加心脏负担,使大量血液流向胃肠道,心脏、大脑血流相对不足,从而引发缺血性疾病。
温度过低的冷饮会使血管突然收缩,除了造成胃痛和腹泻外,也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建议小tips:夏季应注意饮食清淡,吃7~8分饱就行,远离高脂和高糖食物,慎饮温度过低的冷饮,多吃新鲜蔬果和五谷杂粮。
高温高湿会使人异常烦躁不安,体内激素变化,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血压的波动。
建议小tips: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在夏季高温时,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适当运动确实有益于心血管系统,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剧烈运动反而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小tips:夏季运动时间应安排在早晨或傍晚凉爽的时间段,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等。
熬夜、睡眠不足可导致心率增快,静息心率的增加意外着心脏负荷的增加,久而久之会加速心血管疾病的进展。熬夜还会导致人体激素水平异常,从而影响心脑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病。另外,长期熬夜也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建议小tips:对于心血管疾病人群,强调规律入睡时间,保持睡眠充足。睡前尽量不要饮浓茶、咖啡等易引起精神亢奋的饮品,也不要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脑,后者容易致入睡困难、甚至失眠。
由于气温变化,有部分患者觉得自己血压变好了,不吃药也可以,就自行停药或减量药物。这是不可取的!如果确实出现低血压及相关症状,建议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不能自行停药。因为很多药物除了血压控制作用外,还有改善心功能等其他重要的长期获益作用。
建议小tips:心血管病患者在高温季节尤其要注意坚持药物使用,避免漏服药物。
高温天气使很多人即使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心悸等不适症状也不愿去医院,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加重。
建议小tips: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延误就诊更易导致不良后果。无论天气多热,当出现心脏不适,必须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救治,引发严重后果。
张志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同济大学讲师
东方医院北院心内科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工作。
擅长: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以及房颤的导管消融、冷冻消融治疗及左心耳封堵治疗
房颤冷冻消融全球带教术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第一作者6篇,参编著作7部。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曾担任福建省起搏与电生理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上海市心律学会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心脏内科秉持“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多学科综合交叉;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提升心脏病学临床能级为目标”的发展理念。心脏内科发展愿景是:卓越的心脏病学临床诊治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医学创新中心和医学人才中心。
心脏内科是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合作基地、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基地、国家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卫健委三大介入培训基地、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和浦东新区高峰学科。
科室主任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陈义汉教授。科室拥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国家优秀青年、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国家卫健委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技精英、国家和地方学会协会会长、副主委和委员等在内的一大批专家学者。
科室床位总数191张。科室医生总数66名,护士108名,其中正高职称16名,博士生导师12名。科室拥有12个心脏导管室(包含2个杂交手术室,配备12台DSA),配备旋磨仪、血管内超声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冠脉血流储备测定仪、Carto系统、Ensite系统和冷冻消融等高端心脏疾病诊疗设备。常规开展多种多样的心脏疾病诊疗技术,包括复杂、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反流经导管缘对缘修补术、复杂心律失常消融治疗、CRT/ICD在内的起搏器植入术、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左心耳封堵、肾动脉消融、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以及现代心脏康复等。心脏内科联合心脏外科、重症监护、麻醉科、超声医学科、医学影像科和核医学科等多科室,形成了心血管急危重症急救管理和疑难罕见病诊治治疗的特色优势团队和心血管疾病医学中心。
心脏内科主持或者曾经主持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创新引智基地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单元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合作项目、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基金委面上和青年项目等。定义了心脏起搏细胞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样细胞属性,发现了新的心脏生物电控制系统,识别出了控制心肌细胞增殖和心肌再生的分子阀门,研发出一系列靶向重大心脏疾病的新药前药;团队成员在《Nature》和《Science》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心脏内科承担了同济大学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锦州医科大学等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心脏内科同时是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国家和上海市住院医师及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进修医生培训基地,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一流的心脏病学专科人才,为推动国家区域医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