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难以忍受?除了止痛药,这个微创手术是“镇痛利器”

发布日期:2023-09-05

癌痛

就像是癌症患者身上的一道“魔咒”

严重干扰生存质量

滋生焦虑抑郁情绪

让许多癌症患者痛不欲生

 

据统计,癌性疼痛在癌症患者中发病率高达60%以上,其中一半为中重度疼痛70%的肿瘤患者因未得到有效镇痛治疗备受折磨。

 

随着癌症治疗逐渐多元化、综合化,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升,但癌疼的完全缓解仍较难实现,恶心、呕吐、便秘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更有患者难以耐受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药物治疗失败或终止。



640 (5).jpg

神经外科专家团队介绍:

一种癌性疼痛治疗的“终极武器”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植入术

 

目前,该技术已在东方医院创新开展

如何治疗?适应症如何?

看这个案例详细解读——


就在前不久——

受癌痛困扰的杨阿姨顺利完成植入术

“感觉要被撕裂了,如同刺刀在磨骨头,最害怕夜晚,没完没了的疼……”

 杨阿姨患宫颈癌已有3年,随着病程的延长,癌痛逐年加重,甚至无法下床行走,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近日,由神经外科主任钟春龙、庄仲伟医生主刀,杨阿姨顺利完成鞘内药物灌注系统(IDDS)植入术!术后通过IDDS泵的精准调控,困扰她多时的会阴部及双下肢剧烈癌痛即刻缓解,目前已自行下地活动,手术效果显著!



“顽固性疼痛的克星”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

植入术是什么?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植入术的原理是将吗啡等药物通过体内电脑输注泵,经过导管将药物输送至蛛网膜下腔,吗啡直接与脊髓后角的阿片类受体结合,产生类内源性内啡肽和脑啡肽的作用,抑制P物质释放,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优势总结:微创植入,操作简便,植入系统埋藏皮下,外观无异常


640 (3).png



术前对疼痛平面精准定位,在患者后背做一个小切口,置入一根极细的给药导管,通过腰腹部皮下隧道,将导管与药物输注泵连接,最后将药物输注泵埋藏在腹部皮下,然后将切口缝合起来,手术就完成了。整个手术将植入系统全程埋藏于皮下,外观上无任何异样。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植入术作为最先进的疼痛治疗手段,被称为“顽固性疼痛的终极克星”,对常规各种疼痛治疗无法继续的患者,该方法具有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


640 (6).jpg


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的优点

 

高效镇痛

鞘内镇痛泵每天镇痛用药量仅相当于口服用量的0.333%、静脉肌肉用量的1% ,且镇痛质量显著提升。


轻微镇痛药副反应

由于用药量明显减少,相较于口服等传统给药方式,通过植入装置给药副作用减轻,也使阿片类用药依赖性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


突破性的疼痛患者管理新模式

体外程控灵活制定个性化的给药模式,拥有强大的数据储存功能易跟踪随访。剧烈顽固疼痛、爆发痛时,方便患者及时自行控制追加量,有效改善疼痛。


全植入人体,不影响生活

病患只需3-6个月回医院加一次药即可,其他时间可以回归正常人的生活作息,有尊严地面对生命。



怎么判断是否适合  

植入式鞘内输注

 

适合植入式鞘内输注

 

01

需要长期大量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能耐受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毒副反应的患者

 

02

经过神经阻滞、神经破坏治疗、静脉PCA治疗等方法仍无法见效,预期生存期>3个月,且无相关的穿刺和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03

经保守药物治疗无效,不能够使用其它疼痛微创治疗方法的患者

 

 

手术前要做哪些准备呢?

需要做这些必要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X线、CT检查、MRI等,疼痛、心理、功能评估

 

 

 

不适合植入式鞘内输注

01

现有感染

 

02

病人BMI<16或体型太小无法适应泵的体积和重量

 

03

脊柱存在异常,这可能使导管的植入和固定变得复杂



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01

主要观察鞘内吗啡输注期间出现的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02

呼吸抑制

 

03

耐药与肌阵挛

 

04

导管尖端肉芽肿

 

05

其他不良反应:瘙痒,头疼,周围性水肿等

 

 

癌痛不能靠忍

及时治疗才能帮助癌痛患者

积极主动面对癌症治疗

早日脱离痛苦

恢复生命的尊严




专病门诊介绍

病理性疼痛神经调控专病门诊


东方医院神经外科开设“病理性疼痛神经调控”专病门诊,针对癌性疼痛、顽固性疼痛、各类常规止痛治疗无效的疼痛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咨询与手术治疗方案。

 对病理性疼痛治疗的目标是使患者的疼痛最小化、机体功能最优化、使抗癌治疗和康复治疗能够顺利进行,最终提高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时间

地点

周一下午

南院门诊2


门诊专家:庄仲伟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专业方向:神经重症疾病的综合化救治、脑出血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

学术任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委



专家介绍

微信图片_20230905155038.png

钟春龙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专业方向: 

临床主攻颅脑肿瘤、脑血管病及脊髓病变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擅长应用神经内镜新技术经鼻微创切除垂体瘤,精通各型脑膜瘤、胶质瘤、脑转移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蛛网膜囊肿、脊髓肿瘤、复杂脑积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的微创手术及个体化精准治疗,并在神经重症(颅脑创伤、脑出血、脑缺血)患者的综合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研方面主要致力于颅脑创伤及神经肿瘤治疗新策略及神经内镜微创颅底入路的探索和研究。


专家门诊

周二上午

北院门诊3

周四上午

南院门诊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