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

发布日期:2022-09-28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cial lung diseases,ILD)/肺部疑难疾病亚专业介绍

1.核心诊断技术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间质性肺疾病亚专组成立于2018年3月。在李强教授带领和指导下,团队依托学科强大的呼吸介入诊疗平台,常规开展各种诊断技术,例如:从肺野中央到外周的病灶、以及纵隔淋巴结,使用各种微创介入诊断技术,包括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肺组织或淋巴结活检(EBUS-GS和EBUS-TBNA)、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 (transbronchial cryobiopsy,TBCB) 并在虚拟导航、径向超声探头、C臂X光机和超声等引导设备辅助下实施TBCB精准定位;包括ROSE技术;以及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等,竭尽所能帮助ILD患者明确诊断,包括重症患者。  


2. 诊治的病种及核心病种:

近年来,诊治了各类复杂,疑难和重症的肺部弥漫性疾病和ILD患者。包括: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耶氏肺孢子菌肺炎、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肺泡蛋白沉积症,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IgG4相关肺疾病,急和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家族性肺间质纤维化,过敏性肺炎,机化性肺炎和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结节病,结缔组织病相关ILD,伴肺纤维化的A NC A 相关性血管炎,淋巴管肌瘤病和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以及BHD(Birt-Hogg-Dube syndrome)综合征等少见疾病。

除借助优良的呼吸介入平台明确各种ILD和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诊断外,ILD亚专科团队还借助本科室呼吸ICU平台,并联合呼吸治疗和康复团队,将急性和重症ILD作为团队近年主攻诊疗方向,救治了抗合成酶综合征伴快速进展ILD,抗MDA5肌炎相关ILD,重度的心脏结节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发作,急性过敏性肺炎和急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ILD,以及肺部弥漫性疾病的重症患者。


3. 间质性肺疾病的团队成员,合作成员及多学科团队:

1)间质性肺疾病团队:

亚专业组负责人:朱晓萍,荷兰Nijmegen 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副教授、东方医

院本部呼吸内科院区主任。上海医学会呼吸分会肺间质病学组副组长、中国防痨协会多学科诊疗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EBUS培训中心负责人、上海市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子课题1项,上海市科委自然基金等7项课题;荣获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医师协会优秀呼吸医师称号。

邓常文,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主治医师、同济大学讲师、大内科教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2021年东方医院“东方人物”。临床擅长:间质性肺病、肺部肿瘤规范诊治及免疫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研究方向:干细胞与肺癌免疫治疗。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主持/参与国家及北京市自然基金、北京科委专项等5项基金,发表论文10余篇。

胥武剑,博士、副主任医师、东部战区总医院博士后。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防痨协会MDT专业分会委员。临床擅长:肺癌的规范化诊疗,肺部肿瘤的介入诊疗,间质性肺病、危重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中国博士后、江苏省博士后等各项基金6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国家专利11项。

罗志兵,在职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国防痨协会多学科诊疗专业分会常务委员、世界呼吸内镜协会快速精准诊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间质病学组委员。擅长呼吸疑难少见病诊治、呼吸介入、肺癌综合诊治、胸部影像分析、呼吸危重症的救治。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论文7篇,获得专利3项。

董雪,博士、主治医师。擅长:肺癌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重症肺癌的综合治疗,肺部弥漫性疾病的综合诊疗,参与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及课题。

2)肺部重症合作团队

(1)重症感染:

孙禾,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者、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

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全国委员。参编高等医学教育统编教材3部;获国家级专利2项。研究方向:呼吸系统感染与免疫。擅长:疑难、重症及免疫抑制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和综合救治;肺部肿瘤及慢性气道性疾病的综合诊疗。

吴晓东,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华东六省一市介入呼吸病协作组工作秘书、青年委员、中国介入呼吸病学创新产业联盟秘书长。发表SCI论文10篇;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出版译著《介入呼吸病学-理论与实践》;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课题1项。研究方向:肺部感染与宿主免疫调控、介入呼吸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2)重症护理:

贺亚楠,博士在读、呼吸专科护士、ICU专科护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危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同济大学讲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团委副书记。上海市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护理健康科技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VTE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业特色:呼吸重症、呼吸康复。团队首批中华护理学会呼吸专科护士培训京外建设基地,浦东新区 “青年文明号”、曾获浦东新区奖项10余项。

(3)呼吸治疗和康复:

陈荣璋,呼吸治疗师,上海市呼吸治疗师联盟核心成员。上海市医学会肺功能和呼吸治疗学组委员,技术特色:呼吸治疗:呼吸生理监测与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等;呼吸内镜介入:应用多项内镜介入诊疗技术于气道良恶性病变的治疗及患者术后的气道管理等。

李甜:呼吸治疗师,上海市呼吸治疗师联盟成员。技术特色:呼吸与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和支气管镜治疗。

杨俊賜,呼吸康复治疗师,毕业于井冈山大学康复治疗学。

(4)介入:

唐荣娟,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内镜中心组长;华东地区介入呼吸病协作组护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

协会呼吸内镜质控委员会委员;从事呼吸内镜护理工作10年余,熟练掌握各类肺部疾病诊断及镜下治疗护理配合,如EBUS- TBNA、电磁导航、支架植入及冷冻肺消融术等,发表论文4篇,专利3项

3)多学科诊疗合作团队

   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影像科初曙光主任团队、病理科高金莉主任团队、检验科范列英主任团队和风湿科黄新芳主任团队密切合作,定期开展多学科病例讨论,不断提升医院整体ILD水平。

同时,亚专业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杨程德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主任易祥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冯瑞娥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密切合作,使团队ILD诊疗水平近年来快速提升。


4. 团队诊疗特色: 

1. 急性和重症的间质性肺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救治;2. 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3. 系统性疾病的肺损害。


5.专家/专病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朱晓萍;东方医院本部陆家嘴院区: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南院: 周一上午;

专病门诊:朱晓萍 邓常文 董雪;东方医院本部陆家嘴院区:周一下午。


李强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肺癌中心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 

特需门诊时间:东方医院本部陆家嘴院区: 每周二上午;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