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病学科于202411月获批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学科。学科成立于2010年,是浦东新区第一批建设的高峰学科、东方医院重点发展学科、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博士授权学科及博士后流动站。中心集医、教、研于一体,包括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中心,设本部及南部两个院区。中心是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首批胃食管反流病(GERD)门诊挂牌单位,拥有中国医师协会高级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等,对内依托同济大学“重点学科群建设计划”、整合相关学科形成“大消化疾病中心”,对外依托浦东新区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群建设,建成辐射全国的消化疾病诊疗中心。

消化病学科带头人徐美东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展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专家之一,并于2011年在国际上首创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引起极大关注,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在STER技术基础上,开发其延伸技术内镜隧道食管憩室嵴切开术(STESD)用于治疗食管Zenker憩室,极大促进了STER技术在国内外的推广和应用。该技术多次被ASGEESGE作为标准术式写入国际诊疗指南,并被“业界”称之为“徐氏手术”,是世界内镜届为数不多由华人医师发明并被写入指南的手术,造福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对推动新的内镜治疗体系——“隧道内镜”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肿瘤医学部李进教授,开展临床研究100余项,其中牵头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18项,参加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30余项。东方医院转化医学中心袁健教授,担任科技部 973 项目课题组长,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资助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消化内科曾欣教授,是消化内科副主任兼陆家嘴院区主任,擅长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诊治和胃肠镜、超声内镜介入诊疗,被评为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东方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执行所长何志颖教授,是上海干细胞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陈涛副教授,是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转化医学专业组委员等;长期致力于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研究,获得多个科技奖项以及USCACA-AFCR优秀学者奖、AACR青年学者奖等学术奖励。

消化病学科未来将继续在临床业务和临床研究、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及扩大学科影响力等方面加强建设。临床业务和临床研究方面不断创新并开展国际、国内首创或领先的诊治技术;牵头开展多项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成果具有突破性进展并成功转化;整合学科诊疗资源,完善多学科诊疗团队,达到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本专业的专科规模和硬件要求,带动医联体单位提升消化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建设科研创新平台,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与合作网络,大力引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协同医联体单位培养高素质消化专业人才。扩大学科影响力方面,承担或参与指南、行业标准制定,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会议,打造高水平培训、交流示范平台,促进公众健康教育与科普推广;创新医联体体制机制,完善医联体平台建设,扩大学科及医联体在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