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合影.jpg

2018年10月12日,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同济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共同承担了上海高校干细胞与转化Ⅳ类高峰学科建设任务,并依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成立了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一、实体化运行

研究院挂靠医学院,依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建立了实体机构,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台路1800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院区,并在浦东新区即墨路150号东方医院本部新大楼设置了拥有33张床位的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中心。

二、体制机制建设

研究院设有高峰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聘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名誉院长、干细胞基地主任刘中民教授作为学科负责人和研究院院长。研究院在不断摸索中形成了多校、多机构、多部门的联合协同机制,建立并完善了专职办公室;制定了人、财、物等内控制度和过程化管理机制;创新制定了团队聘期考核制度,实行“专职管理团队+专兼职科学家团队”双轨运行机制,为高峰学科建设任务和协同创新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干细胞人才团队建设

研究院聚焦干细胞与转化学科领域,打造了5大高峰方向团队,即干细胞治疗心衰团队、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团队、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团队、干细胞治疗其他疾病团队和干细胞伦理管控和保障体系团队等。研究院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高度重视提升人才团队专业竞争力,建成以裴钢院士领衔的包括百余位干细胞领域优秀人才的团队,包括院士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名、973首席科学家5名、863首席科学家5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3名等国家级干细胞领域专家,并依托同济大学及参建单位全职引进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才俊。

四、干细胞全流程研究平台建设

研究院搭建了覆盖干细胞临床转化全流程研究平台,打造了6大功能平台,并有效整合上海干细胞领域优势资源,承建了11个国家和省部级干细胞科技平台,同时,为海南省干细胞工程中心提供技术支撑。

五、干细胞临床研究与转化

目前研究院已备案4项国家备案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其中2项备案项目使用的是通过中检院复核检验的临床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移植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未发生与干细胞相关的不良事件,证明细胞安全可靠。研究院通过开展干细胞标准化研究,推进干细胞相关标准制定,目前发布了《干细胞制剂制备与质检行业标准(试行)》,对于行业内干细胞制剂制备全过程的规范化起到了指导作用。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研究院以持续产出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成果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与美国加州再生医学研究院、美国迈阿密大学、德国科隆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国际顶尖学术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围绕干细胞多能性、表观调节以及在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转化应用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