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与科技进步为疾病诊治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技术和方法,但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居高不下,仍是医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各种生产和突发灾难导致的多发群发伤,涉及多个学科,建设高效、专业、标准、规范统一的救治平台极其重要;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暖,各种人为和自然灾难频发,特大型城市的公共安全和灾难救援急需专业救援队伍建设。
2017年,上海市东方医院获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建设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学科建设总目标: 建设上海市国家危重病诊治中心。
主要建设内容及成效如下:
(1)研究和应用干细胞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① 以干细胞治疗心衰为突破口,建立了含完备 HLA 配型的国人 iPSC 库,为将来干细胞治疗心衰奠定了基础;② 验证了人自体支气管基底层干细胞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安全性良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建立了临床应用规范,为ARDS救治后肺纤维化修复的可行性提高宝贵的借鉴依据;③ 初步观察到基于hiHep细胞制备技术及改良多层平板生物反应器的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建立了生物性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规范。
(2)多发伤一体化救治信息建设(优化和提高多发伤救治效果):构建了院前院内急救平台,完善多发伤一体化救治信息演练程序,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以实现各个环节更加有效的联通,通过缩短院前反应时间,规范多发伤一体化救治信息建设演练程序,形成相关预案、流程和标准,从而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效率和质量。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和软件著作权2项,并通过专利转让促进应用推广。
(3)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建设标准的制定及推广:本学科在WHO国际应急医疗队核心标准基础上,牵头补充制定医学救援队伍“13项质量管理核心标准”与“21类(70项)技术标准”的SOP流程,发布了应急医疗队建设标准及中国灾难应急医疗队伍建设专家共识,已被全国多家队伍采用。首创减灾救灾“科普先行”的“三分公救、七分自救;三分提高、七分普及”管理模式,打造社区平安示范屋,培训民众200多万人次,出版国内首部《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极大提升国民素质。
通过学科建设,提高了学科成员的的学术水平提升了学科成员的学术任职 。队伍结构较之前明显优化,年轻化,高学历人才增加。入选国家千人1人长江学者1人、长江学者(青年)1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2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1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人,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1人。45岁以下突出中青年专家9人。
建设期间,主持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数3项;新增国际学术机构任职4人,获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级项目经费增长超过50%,建设前三年为1591.2万,建设期为7810万;增长390.8%;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4项,2项发明专利实施转让,申请专利4项;专利转化率20%。